本报特派采访组行走在小平小道上。
1969年11月到1973年2月,一位老人在江西省新建县一条小道上风雨无阻地行走了三年零四个月,也苦苦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后来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这是一条小得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乡间田埂小道,只有一尺多宽、3里长,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另一头连着南昌陆军学院“将军楼”。
然而,这同时也是一条引领中国走向发展春天的改革开放大道。1969年11月到1973年2月,一位老人风雨无阻在这条小道上行走了三年零四个月,也苦苦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后来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就是从这里萌芽的,中国就是从这里走上了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条长满杂草、蜿蜒曲折的小道,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平小道”。
8月23日,本报“追寻小平足迹”特派采访组首次踏上小平小道,置身历史的坐标,感受伟人的博大胸怀,寻觅改革开放大道之源。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道
1969年10月22日,小平被疏散到江西南昌市“下放劳动”,同行的,还有妻子卓琳和继母夏伯根。4天后,三位老人搬进了南昌市郊新建县望城岗原南昌陆军步兵学校(今南昌陆军学院、“文革”中停办)校长的住宅“将军楼”。
从新建县城到南昌陆军学院仅10分钟车程。从学院大门进去,是一条笔直的水泥大道,绕过原步校办公大楼,再驶上一个小丘,即可看到一围比人还高的绿色冬青环绕而成的院墙,圆形院子的正中是一座两层红砖小楼。楼前四株月桂,楼后有一个小小的柴房。“这就是当年小平居住的‘将军楼’。”据南昌陆军学院一名女战士介绍,楼下有一间厨房、一间饭厅,另外一间则由派来监管的人员居住;楼上阳台里面就是小平与卓琳的卧室,右边一扇窗内是起居室,“每天晚饭后,小平都要在此听广播、看报纸、做家务。”
而与南昌陆军学院隔墙相望的,就是小平夫妇“下放劳动”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
“小平、卓琳第一次到厂里参加劳动时,小平穿的是一件蓝色中山装和一双解放鞋。”尽管已过去了40多年,但当时的修理车间排长(当时工厂采用部队编制)、如今已77岁高龄的陶端缙老人仍清楚地记得:“他俩一来就被安排到修理车间。”
“当时省里特别规定,不能叫同志,也不要直呼其名,就叫老邓。”陶端缙回忆说,那时小平已60多岁了,就给他分配点轻巧活,在机修班用柴油洗零件,卓琳则在电工班拆、洗线圈。
原以为洗零件是个轻体力活,但陶端缙没有想到洗零件需要经常蹲下站起。小平站起来时不得不深呼一口气,然后再费力地蹲下继续干活。陶端缙看到后感到很不安。“我就问小平,‘帮您找个钳工的活好吗?’小平高兴地答应:‘好哇!这个我行。40年前我在法国勤工俭学就干过钳工。’”陶端缙说,小平所做的钳工活,很多老工人都点头称好,“按现在的标准来说,能达到中级水平。”
从此,每天早上8点钟,小平、卓琳准时步行到工厂,在厂劳动大约三个半小时,十一时半由厂回家,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一开始,小平从‘将军楼’到工厂,从大路走,要绕一个大圈子,步行差不多要40分钟,中间还要经过一个长途汽车站,既费时间,又不安全。”陶端缙回忆说,工友们就自发在工厂后土墙上开了一个小门,沿着荒坡和田埂修出了一条小路,“从这条小路,只用20分钟,就可以从‘将军楼’径直走到工厂。”
绕到修理车间后面,再穿过一个门洞,院墙外就是小平小道:一尺多宽、3里长,泥结石路面,两旁长满了杂草。
“最初只是一条泥泞小路,晴天走还可以,遇到风雨天,就难走了。”陶端缙回忆说,有一天,大雪纷飞,小平照样循着这条小路到厂里劳动。快走进厂区时,脚下一滑,跌了一跤。工友们得知后,自发拿起锄头、铁锹,挑着煤渣,冒着刺骨的风雪把路修好。
如今的小平小道,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达70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