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人民网“求真”栏目

2016十大谣言:"失联儿童守护点"、"雾霾中有耐药菌"上榜【3】

2017年01月16日16:55    来源:人民网

8、无籽葡萄用避孕药培育

【传闻】网上流传一段“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出来”的视频,视频中一水果商贩称,无籽葡萄都“沾了避孕药”不能给孩子吃。视频经过转发后,引起了许多网民热议。商贩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真相】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果树栽培专家凌裕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无籽葡萄跟避孕药没有“半点关系”。现在市场上的无籽葡萄,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应用遗传育种技术,让葡萄种子停止发育;一类是人为为果实提供植物激素,这类激素既可抑制种子发育,又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并对人体不会产生激素效应。 [详细]

9、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

【传闻】2016年夏天,南方多个省市普降暴雨,多地汛情严峻。伴随着暴雨预警信号频频升级,个别网民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有武汉的朋友表示,微信朋友圈里热传一份“紧急通知”,称“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两三天,大家储备好用水”。

【真相】7月5日,武汉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指出,此信息纯属谣言,暴雨不会影响自来水水质。据介绍,武汉市大暴雨对长江、汉江原水的水质影响不大,更不会影响到在供水管道中封闭运行的自来水。经相关部门的水质监测,截至目前,长江、汉江干流水体水质总体良好,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的要求。 [详细]

10、多人感染SK5病毒死亡

【传闻】2016年8月,有网民表示最近被这条消息刷了屏:“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三分,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魚类,酸菜,特别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目前河北省有3167个魚塘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友。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暴雨水污染严重,少买鱼吃!”

【真相】8月8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经卫计委核实,网络上所传感染SK5病毒死亡一事,经市疾控中心专家和市第一医院专家证实,从专业角度,不存在SK5病毒名称;市第一医院也没有发生传染病死亡病例,此网传文章纯系谣言。”此外,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地不幸“躺枪”,SK5病毒谣言不断更新“版本”在网络上流传,各地网警纷纷出来辟谣。 [详细]

专家点评

2016年的谣言呈现哪些特征?

“求真”栏目记者采访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刘鹏飞,他指出,谣言滋生频率=事件重要性*信息供给的模糊性”,因此,每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谣言很快滋生。2016年的网络谣言,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中等收入阶层人群不断扩大,开始更为关注安全与生活品质,常见的谣言主要分布在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信息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疫情、生态环保等涉及公众切身安全的最热话题。

其二,2016年,政策误读类谣言也甚嚣尘上。中办、国办多次发布有关政务公开和政务舆情回应的政策文件,成为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推动。在这个政策背景下,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纷纷建立健全发言人制度,在做好日常信息公开的同事,也能够在突发状态下,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及时发布权威真实信息,压缩了各类谣言滋生的空间。

第三,2016年,以上海女逃离江西年夜饭、出现不少网民因表现欲、甚至利益导向的谣言编造与传播现象,甚至个别媒体为赚眼球也造成大量“新闻反转”现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引人反思。社会舆论反思“新闻反转”背后的新媒体把关缺失和媒体责任,更强调平台责任和职业道德,依法治网步入快车道。

第四,公益慈善类谣言不可小视,辟谣不善将极大地透支社会爱心,甚至对社会信任度造成极大伤害。如“杨雷雷的准考证丢了”,“罗一笑”事件等,无论是各类爱心随手转发,还是信息不对等的捐款门,都具有欺骗性,对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行为的信心造成了不良影响。早年“老人跌倒敢不敢扶”就是深刻教训。对此,通过规范网络慈善法律政策,完善公益机制,对预防慈善陷阱将有巨大帮助,各类互联网平台也应提升责任意识。

第五,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真实信息,搭建辟谣平台、实施专业科普活动与及时辟谣,成为应对谣言最常用的方式方法。如南京打造政务新媒体,打造遏制谣言传播矩阵,辟谣时效控制在4小时之内。北京7.22暴雨期间,辟谣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组织和市民个人在内的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行为。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透明与多方求证。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