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锻造面向未来的胜战之师——习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推进军队战斗力建设纪实【2】

2016年09月26日0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砥砺胜战之刃——

“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

这是一组频繁出镜的地名:朱日和、青铜峡、确山、山丹、洮南、三界……

这是一组渐为人知的术语:自由空战、电磁攻防、异型机对抗、突破“水深间隔带”、整旅导弹火力突击……

这是一组备受关注的代号:“跨越”系列、“火力”系列、“联合”系列、“机动”系列、“红剑”系列、“蓝盾”系列……

演训场上的一幕幕火热图景,是三军将士对统帅号令的有力回应——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军事训练抓什么,我想就是实战化。”

“军事训练实战化要锲而不舍抓。”

“全军要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

3年多来,全军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实战化这个基本要求,坚持抓作风与抓战斗力同向用力、同步推进,展开了一场训练领域的思想大发动、积弊大扫除、能力大对表、建设大转型。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军事训练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向实战靠拢、向打仗聚焦——

2014年3月,经习主席批准,中央军委颁发《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系统提出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

《意见》的诞生,如同在我军军事训练领域炸响“一声春雷”。从建立联合训练运行机制到推行军事训练监察制度,从创设实战化练兵环境条件到推进作战条令和训练大纲编修……一个个贯彻实战化理念的决策部署,一项项推动实战化训练的创新举措,为全军部队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2016年6月,全军实战化军事训练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既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又响鼓重锤、直击弊端,对全军实战化训练作了再部署再发动。

平战一致、训战一体,打赢准备和核心能力在实战化训练中实现整体转型提高——

“必须深化对打什么仗、怎么打仗问题的研究,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使各项准备工作真正体现现代战争的本质要求。”习主席为全军实战化训练设置了更高更新的“度量衡”,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由此生发。

陆军广泛开展大考核、大比武、大拉动活动,持续发挥“考比拉”的催化效应;海军演兵大洋,参演兵力、攻防难度、战场环境复杂度等纪录一再刷新;空军空战训练放开约束条件、对抗空域,突出全天候、打临界;火箭军部队机动距离越来越远,作战半径越来越大,真正做到全域机动、全域慑战;武警部队一次演习带动70个军师级单位提升应急反恐处突能力。陆航主导合成演习、特战分队渗透“斩首”、电子对抗无形绞杀、预警机“鹰眼”飞天……从难从严瞄准新的“靶心”,新型作战力量成为演训场上的拳头,催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强军强将、练兵练将,一大批懂作战、通联合、精指挥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砥砺成长——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突出指挥训练,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作为人才战略工程的重中之重。

全面推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陆军跨区演习将指挥员评估分值权重由20%增至35%,海军舰艇长100%在远航训练、联合军演、远洋护航、远海搜救等重大任务中经受锤炼,国防大学联合作战、联合训练教学时间比重由45%增加到78%……放眼全军,各级全力打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快车道,一批批可堪大任、“剑气”充盈的新型指挥人才加速崛起,正在充分发挥“雁阵效应”,带动部队战斗力整体跃升。

练兵之道、以治为胜,演训场上清除“和平积弊”助力真打实备强势推进——

“千万不能让战备训练成为花架子,不能让军事斗争准备流于形式,不能让能打仗、打胜仗成为一句空话。”全军各级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坚决纠治训风、演风、考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动真格、下猛药、出实招,仅训练问责一项,3年多来就有600多名干部因训风不实、考核成绩不合格被取消拟任主官资格、推迟调职晋衔或处分追责。

打破“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定势、整治实战化“标签乱象”……全军训风演风考风持续向好,有力推动了实战化训练落地见效。联演联训,突出夜间行动,突出临机导调,突出精确评估,突出协同对抗;跨区基地化训练紧贴实战要求,大范围、快节奏、跨昼夜连续实施,强度之大、难度之高、对抗之烈,一再创下我军练兵新高。

宜将剑戟多砥砺,雄师胜战天下安。3年多来,全军将士以临战状态演兵砺兵,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激活胜战之源——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

一流的军队设计战争,二流的军队追踪战争,三流的军队适应战争。强军兴军,必须把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靠创新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在变革中赢得制胜先机。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新一届军委班子成立伊始,习主席就确立了鲜明工作基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我军战斗力建设积蓄“新动能”、提升“加速度”。

“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习主席深刻指出,我军“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我们要树立向改革要战斗力的思想”“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习主席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为国防和军队改革确立了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重中之重是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并以此为龙头和突破口,牵引和推动改革强军战略的全面实施。

2015年11月24日,注定要载入人民军队史册。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主席运筹帷幄、亲抓实抓,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有力有序推进,擘画未来、改革强军的壮阔图景次第展开: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习主席亲自授予军旗并致训词;2016年1月11日,习主席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强调要讲政治、谋打赢、搞服务、做表率,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委机关;2016年2月1日,习主席亲自为调整组建的五大战区授旗并发布训令,要求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改革强军、奋楫中流,战斗力建设在体系重塑中迸发生机活力——

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体制之新,新在聚力打仗上:作战指挥和建设管理职能相对分离,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得到优化,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得到加强;体制之新,新在联合制胜上:健全了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军委战略指挥功能得到加强,五个战区专司联合作战指挥,有利于诸军兵种力量更好地统起来、联起来、用起来;体制之新,新在精简高效上:裁减军队员额30万,减少领导指挥层次,优化军种比例、官兵比例、新旧装备部队比例,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创新驱动、加速转型,战斗力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

“技术就是核心战斗力、核心竞争力”“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从“飞鲨”首降航母,到“东风”威震长空;从大型兵棋系统让官兵在战争实验室中学习战争,到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助力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从全军战法创新集训,到《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的重磅推出……3年多来,全军部队抓住用好创新驱动这个强劲引擎,将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创新的“准星”始终瞄准战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军民融合、两翼齐飞,战斗力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棋局”——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中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助力国防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纵深推进;空军与清华大学联手培养飞行员、战略支援部队多项战略工程“借智”地方科研院校,军地共育人才、共赢发展成效日益显现;高铁输送兵员和装备成为常态、第三代战机首次在高速公路成功起降,国防动员体系不断完善,平战转换实现“无缝链接”……

阔步征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牢固确立,为人民军队源源注入履行使命的强大力量。

高扬起战斗力的风帆,人民军队如巨舰犁波,正一往无前驶向崭新航程!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曹智、李宣良、王经国、梅常伟,解放军报记者徐双喜、周猛、王通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6日 01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