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石泰峰在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驻村调研纪实【2】

2016年04月25日14:49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全面小康路上一户都不能落下

扶贫攻坚,精准精准再精准

到江苏工作后,石泰峰已17次到宿迁。为何对这里如此“厚爱”?因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江苏‘十三五’期间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苏北,最短短板在宿迁。”全省6个重点帮扶片区,宿迁就占两个半,按照新的扶贫标准,还有66.3万低收入人口,总数接近全省的1/4。

李口镇正进行新一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石泰峰叮嘱镇党委书记朱先旺,一定要把工作做实、把底数摸清、把情况摸准,该帮扶的一个不能落。他上门探访了八堡村四家贫困户、两家低保户,坐在小凳上细心摸情况。70岁的贫困户姬乃胜曾是村干部,不愿给党委政府添麻烦,经村里动员才申请建档立卡。石泰峰拉着老姬的手说:“这个帮扶不仅村里、县里要帮,大家都会帮,不让一个人落下,到2020年,都要达到年收入6000元的标准。”

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有大量具体工作需要基层干部落实。在八堡村网格化示意图前,石泰峰问得很细:联络员上了墙,有没有真正入户?群众有需要时,联络员能否真找得到?当得知村里700多户,村支书刘庆礼基本家家都去过时,石泰峰说,你们是农民身边天天能够见到的共产党员,党的形象直接在你们身上体现,党的惠民政策要靠你们去落实到千家万户。

石泰峰专程到成子湖和涟沭结合部两个重点帮扶片区,进园区、看项目、走村入户,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在省定经济薄弱村里仁乡徐营村等地,石泰峰探访多家贫困户后心情沉重地说,全省虽然实现了4000元脱贫目标,但只消除了绝对贫困,低收入人口脱贫基础仍然薄弱、返贫风险依然存在。因病、因残、因学致贫,在新一轮建档立卡户中占有相当比例,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医疗、养老、低保、救助等保障措施,并做好教育资助尤其是职教扶助工作,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还要抓好经济薄弱村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在高渡镇高集村,不少贫困户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或求学,家中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的增收途径是一台缝纫机。石泰峰走进村民李孝花、邱桂兰家时,婆媳俩正在缝制吨袋,每天能赚80元左右。石泰峰说,这种庭院加工立足于低收入农户自身条件,因人施策,激发潜能,自主脱贫,真正做到了“精准”。

15日上午,石泰峰在庄圩乡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宿迁市、泗阳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和部分乡镇同志的意见建议。他强调,要紧紧围绕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既定目标,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村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进一步提高脱贫精准度和实效性。

共谋发展,同心协力奔小康

驻村期间,石泰峰遇到乡亲就说:“我在村里住,大家有什么难事,随时都可以跟我说。”

八堡村东依大运河,西临黄河故道,生态环境良好。石泰峰来到村民郑洁先开的农家乐,了解到不少城里人节假日开私家车来村旅游看油菜花,但因为没有住宿都是看了就走。石泰峰对村干部说,良好的生态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要结合村里实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大家组织起来,壮大乡村旅游规模。农业示范园可以发展景观农业让游客留下来,盘活村民外出打工后闲置的房屋资源,让游客住下来,这样在村里吃一顿变成吃三四顿,游客住宿还能增加收入,乡村特色旅游大有可为。

13日下午,石泰峰在村民周立树家与村民代表一起座谈。16位村民中,有贫困户、退休教师、致富带头人、创业能手,也有普通农户和村干部,大家在树荫下畅所欲言。张强和王述龙希望创业有更多的减税和资金扶持;周立树希望全省医保报销能够联网;李华、倪前浩期盼重建村小学,解决空巢老人接送留守儿童难的问题;刘同举说,通路、通水后,要能再通上天然气,“小康就算是奔上去了”……石泰峰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并一一回应,小院笑语喧喧。

大学生村官马勇到村工作6年,目睹全村人齐心协力使旧村面貌换新颜。考察过苏南一些富裕强村后,他希望村里也能引进大工业企业。石泰峰肯定了他的发展热情,强调不同地区发展要因地制宜,苏北不少地方生态资源好,要琢磨自己的发展路子。“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苏北发展,扶贫攻坚,不能再走村村点火的路子。”

马勇说,虽然大学生村官3年一届,但是我希望用30年看到八堡村的发展成长。石泰峰说,让我们为这句话鼓个掌!他深情地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全面小康如何全面在农村落地,党员干部很关键。要抓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奋发有为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听了意见建议,石泰峰记在心上。离村前晚,石泰峰和宿迁市及泗阳县的主要负责同志交换意见。他以八堡村村民的身份,希望地方政府尽快研究解决大桥村路面硬化等问题。石泰峰说,大家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要经常与群众谈心交心,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难,做到长流水、不断线、重平时。

临行时,他与前来送行的村民相约:我还会来八堡村看望乡亲们的!(记者 陈月飞 王晓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