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财经国家周刊》3月8日发表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的署名文章《坚决打赢四川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今日全文转载。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着眼实现共同富裕,准确把握阶段特征,作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扭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最突出“短板”,立足省情实际完善思路办法,采取超常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事关全面小康的高度来谋划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5年底的380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5.8%,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总体上讲,四川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进入到加快脱贫致富、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阶段。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四川仍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剩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大都处于深度贫困,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特别是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极端贫困现象依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社会问题交织。再加上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等因素,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稳定脱贫基础还十分脆弱。这些问题,都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考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落下一户一人,是省委作出的庄严承诺,是立下了军令状的。军中无戏言,作战命令一经下达,就必须义无反顾往前冲,勇于攻坚克难,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为此,我们要求全省上下必须从事关全面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脱贫攻坚,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斗志,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明确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和主攻方向。省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把扶贫开发作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全局性工作,提出并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此后,又结合专题调研和工作推进情况,鲜明提出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工作目标,集中开展“五大扶贫工程”。去年7月,省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专门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出台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决定》,与之前制定的《纲要》《条例》和会后出台的10个专项方案,形成“3+10”组合拳。最近,省委又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对严格责任分工、把握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等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五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在目标任务上,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的有机结合,确保同向同步达标;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联动攻坚;在实现路径上,注重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的有机结合,走出双轮驱动路子;在着力重点上,注重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的有机结合,根本改变贫困面貌;在推进方式上,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动员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整体合力。这些部署安排和思路举措,共同构成了新阶段四川脱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三、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推动“六个精准”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狠抓“六个精准”落实,确保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一是扶贫对象精准,做好数据比对、排查和核实,挤干水分、摸清家底、查漏补缺,今年3月前全面完成贫困户基本信息入库造册上网,做到“六个有”: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二是项目安排精准,根据贫困群众实际需求,认真编制扶贫项目规划,明确受益对象、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责任分解等,做到每一项都到村到户、准确无误。三是资金使用精准,赋予贫困县扶贫资金更多整合使用自主权,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组织非定向帮扶资金捆绑起来使用,做到资金精准投放,确保钱用在刀刃上。四是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贫困户脱贫需求量体裁衣、因人施策,实实在在列出帮扶措施,明确期量进度和责任主体,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五是因村派人精准,全面落实“五个一”帮扶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县以上领导干部联系、一个帮扶部门、一个驻村工作组、一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一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确保沉得下、干得实、有成效。六是脱贫成效精准,做好脱贫验收评估和动态统计监测,对已脱贫的逐户销号,返贫的重新挂号,当年没有脱贫的延续到下一年再脱贫。对已摘帽的县,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制定后续帮扶措施;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相关政策,扶上马送一程。
![]() |
相关专题 |
·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