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坚持所有资金、项目、资源等都聚焦“四大片区”,聚焦当年计划摘帽的贫困县和贫困村、计划脱贫的贫困户,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行动计划。一是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抓好畜禽、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人口既获得土地入股分红,又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加强教育培训,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二是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和地质灾害避险地区116万贫困人口,重点是抓好规划编制,注重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衔接,有序迁移到县城和交通便利的乡镇及中心村,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针对已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是加大低保统筹力度,确保到2017年全面完成纳入低保范围的163.75万贫困人口低保兜底工作,实现全省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力争到2017年农村“三无”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满足率达到65%,2020年达到100%;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从今年起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发放差额补助,使其年收入达到扶贫线标准。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四是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重点是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金额,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住院零支付;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基层首诊、县级负责危重救治、省市提供技术支撑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确保到2020年95%以上的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就诊。五是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把恢复重建与扶贫解困统筹起来,加快17万灾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步伐。
五、以“三严三实”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严的要求和实的作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提出,全省上下都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带着责任苦干实干、带着感情拼搏奉献,务必兑现庄严承诺。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省上和有扶贫任务的市、县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强化扶贫攻坚组织保证8条措施,对88个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逐一分析,把敢于攻坚克难、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来,一并配强扶贫移民机构班子。同时,向11501个贫困村党组织都选派了一名“第一书记”。二是调动各方力量。深化定点扶贫,做好24个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包括省直部门、中央驻川单位、省内大中型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等在内的249个单位对口帮扶,对接广东、浙江对口四川藏区及珠海对口彝区开展扶贫协作;扩大社会扶贫,组织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所联系群众投身扶贫开发,鼓励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国企民企积极参与,引导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脱贫攻坚。三是严格考核问责。明确要求有扶贫任务的市(州)党委、政府自觉担当担责,贫困县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层层压紧责任。开展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突出脱贫成效、生态建设等指标,认真落实年度报告和督查制度,严格兑现奖惩,引导大家把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2015年先后调整17名县级党政正职和321名不在状态干部,从省直机关选派178名干部到“四大片区”工作,共召回撤换1062名驻村期间工作不胜任的“第一书记”。总的来讲,就是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确保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如期完成全省脱贫奔康任务。
![]() |
相关专题 |
·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