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朽,人民万岁!英雄无论有名无名,他们的奉献彪炳史册,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血与火的抗战历史告诉我们——
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英雄来奠基
挺起胸拿起枪,冲锋前上。
日本帝国主义一定灭亡!
……
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
1937年9月4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跟随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来到徐州,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徐州军民热血澎湃的抗日激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予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这首全长约22秒的《徐州是英雄的故乡》应运而生。
简短的歌词把我们带回到了70多年前那个战火硝烟的抗日战场,激昂高亢的旋律,让我们看到无数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正是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铁蹄;正是他们的精神和意志,挺起了军民不屈的民族脊梁。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为这个民族从不缺少英雄,翻开抗日英雄录,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呈现眼前,他们当中既有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日名将,也有“沂蒙母亲”王换于、“八女投江”冷云、铁道游击队彭亮、东北大学学生苗可秀等平民英雄。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是我们今天开创新事业的力量源泉。
山河破碎,英雄凭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后,北平、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狂妄地叫嚣道:“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英勇的中国军人最先站了起来。在北平南苑,守军与来犯的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殉国;在平型关,饥寒交迫的八路军战士伏击了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沦陷的上海,谢晋元以一个营的兵力死守弹丸之地,在数万日本陆、海、空军的猛烈攻击下,谢晋元和他率领的“八百壮士”奋勇杀敌。
战场杀敌、做出牺牲的官兵是英雄,沦陷区坚持斗争的敌后武装、人民群众同样是英雄。不同于那些驰骋疆场的军中英豪,这些英雄的功绩往往深藏幕后,有的甚至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留名史册,但恰恰是这种英雄,将日寇彻底拖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鲁中山区,我军战士所穿的布鞋十分紧缺,当地群众昼夜赶制,及时供应部队,鞋子里还绣着各种小布条,上面既有对日寇暴行的控诉,也有对抗日将士的祝福;在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在原山东惠民地区,“模范媳妇”尹洪英送郎参军,并把家中一切重担全部扛下来,让丈夫安心在前方杀敌立功;在泰国,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先生组织海外华侨抵制日货,组织侨胞捐献衣物,甚至只用3天就把泰国的布匹都买光了。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在半壁河山沦于日寇铁蹄之际,正是一个个拥军壮举铸就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正是一位位平民英雄奏响了救亡图存的恢宏乐章。英雄不朽,人民万岁!英雄无论有名无名,他们的奉献彪炳史册,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