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漂在北京 心系西藏

人物特稿:奋斗在北京的藏族青年故事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姚茜

2015年09月01日08: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的诗歌让不少人对西藏充满了憧憬。西藏是很多人梦想神游的地方,是令人神往的净土。那里天空明净、寺庙庄严、民众淳朴,这一切构成了独特的雪域文化。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从西藏来的藏族年轻人,他们肩负着斑斓的梦想,从遥远的西藏北漂来到这里。在首都,他们开始学习、生活、定居,逐渐融入了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西藏,生活在北京的藏族青年,讲述他们充满了梦想、辛酸和奋斗的青春故事。

康琼卓玛:四合院里开藏语班 希望成为藏地之间的桥梁

卓玛在向记者展示书写藏语。(姚茜 摄)

走进鼓楼大街附近铸钟胡同一个静谧的四合院,映入眼帘的便是高架上挂满的葡萄果实,而葡萄架下就是藏语班的课堂。

“在藏语里,称我这样的人是‘半藏半汉’。我对这个称呼非常自豪。”康琼卓玛笑着说。康琼卓玛,是四合院藏语班的创始人之一。

康琼卓玛,出生于1992年,对外经贸大学大四毕业生,父亲是四川康巴的藏族,母亲是汉族,自小在拉萨生活长大。2011年夏天,通过高考,卓玛考上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经济法专业,从此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经听人说过,当你出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非常爱国,当我离开西藏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离不开西藏。特别是我来到北京之后,对于西藏、藏族的认同更加强烈,一种深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卓玛动情地说。

据卓玛介绍,开设藏语班,就是想提供一个平台。藏语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对于藏学、藏文化感兴趣或者有研究的人。他们有的是藏传佛教的信徒、有的是以研究藏文化为职业、有的仅仅是对藏学有兴趣。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藏语班目前是小班教学,现在是第三期,学员5-6人。刚开始办第一期的时候,卓玛主要通过学校的老师和领导、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帮忙宣传,后来口口相传,主动来藏语班学习的人也就更多了。

卓玛在北京的经历非常丰富。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四年,拿过奖学金,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也曾作为优秀学生的代表赴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现在也办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开办藏语班也并不如表面的光鲜。卓玛说,办藏语班也遇到很多困难,一是老师不固定,老师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刚工作的,所以时间上很难固定;二是招生人数和宣传渠道受限制;三是市面上优质的藏学教材、图书缺乏,需要自己制定适合的教学大纲、改良教学方法。

卓玛希望可以将藏语班坚持办下去。“藏语是一种拼读文字,我依然记得第一期藏语班结业的时候,我们在民大边上的藏餐厅吃饭,一些学员看着菜单拼读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激动得哭了。印象很深。”卓玛选择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因为北京是个多元化的城市。现在,卓玛和朋友们一起建立了一个“藏地之窗”的公众号,希望以此建立连接藏地之间的桥梁。

8月7日,记者在卓玛的朋友圈里看到,她发了一条文字状态"pround of tibetan"(为藏族而自豪)。

达瓦次仁:从看《渴望》的向往到来北京定居

达瓦次仁与家人在一起。(图片由达瓦次仁提供)

达瓦次仁,1977年7月1日生,出生于日喀则亚东县堆纳乡古如村,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现供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

“小时候,一部名叫《渴望》的电视剧让我印象深刻,天安门、故宫的画面让我非常向往。里面的主人公都住在暖烘烘的炕头,冬天在室内穿得很少,一种很温暖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就想来北京看一看。”2000年7月,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心)招聘,达瓦因此第一次离开西藏,来到了北京工作。

“如果不是因为正好遇到北京单位招聘,我可能就在西藏当一名藏文老师。”刚来北京的达瓦并不适应北京的生活。从一开始居住在单位提供的10几平米的房间到后来四处租房,北漂的生活并不容易。

和其他北漂族一样,达瓦在刚来北京的几年面临着头疼的租房问题。“我在北京的四角都居住过,香山、大兴、和平里、中关村……这些地方我都曾居住过。我记得当时租住在香山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旁边就是收废品的和种菜的农民,经常晚上休息不好。但是这样的经历也让我跟邻居都成为了朋友,认识了不少人。”

达瓦说,藏族小伙子在北京找对象不容易。刚来北京的时候,从西藏来北京的藏族姑娘特别少。正因为在北京的藏族年轻人比较少,他们很容易相互认识。自己平时喜欢踢足球,就加入了跟他一样从西藏来的藏族年轻人的“青年联队”,有空的时候会去参加足球联赛。这样一来,自己的交际圈也慢慢扩大了。

“刚来北京的时候,非常地寂寞,当时的通讯非常不方便,需要提前五天给乡里打电话,告诉哪天会给家里电话,然后家人在固定的时间来接电话。而现在家里已经装上了固定电话,通信十分地方便。”毕业到北京15年,达瓦家乡的变化也非常大。“99年的时候我曾经在山南地区实习过,现在回去那边的变化太大了,我都不认识了,高楼大厦林立,一体化的购物商场也很多,生活很方便。”

“在北京的生活太方便了,网购、手机支付很常见,即使社区的小百货店也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西藏也会慢慢实现的。”达瓦说。

罗布扎西:藏医并不神秘,它是一门科学 

罗布扎西在海外讲学。(图片由罗布扎西提供)

罗布扎西,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一名研究员。扎西是“70后”,出生于日喀则江孜县的藏医世家,父亲是江孜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据扎西介绍,当地藏民都称父亲“楚米医生”,在藏语里是准确无误的意思。扎西有7个兄弟姐妹,12岁小学毕业的时候,正逢西藏卫生厅有一个藏医老医生传承人的项目,于是扎西小学毕业后就辍学跟着父亲学习了。四年之后,大概十六七岁,他就到了江孜县人民医院工作。在医院,扎西一方面是担任父亲的秘书,另一方面也继续跟着父亲学习。

“我们经常去西藏的亚东县,认药、采药、做药,好的藏医生是一名全才,不仅会看病,还要会制藏药。”扎西回忆当时与父亲学艺的经历。

在90年代,扎西被保送到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上大学,05年他又考取了藏医学院的研究生。0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招聘研究员,扎西因此来到了北京。

“当我离开西藏的时候,藏学研究中心人事处处长来到我工作的单位考察。处长问我们院长平措多杰,院里培养扎西这么多年,可是我们要把他挖走了,非常抱歉。院长却说,您不能这么说,这是我们整个医院的光荣。我印象很深。对于江孜,对于西藏,我充满了感恩,是这里培养了我。”当年离开西藏来北京工作,扎西非常不舍,但是父亲、爱人、领导的支持,让扎西坚定来到北京的信念。

“我觉得自己选择来北京是最对也是最好的选择,刚开始的时候我需要克服很多生活的困难,比如与妻子异地分居、租房子的问题,来北京7年了,我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觉得这里带给我很多东西,我在北京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个项目是和西藏藏医学院联合培养的。北京是一个窗口,这几年我去了智利、阿根廷、巴西、美国和德国讲学,有机会接触到国际一流的藏医研究专家,与他们交流。”

“来到北京之后,我获得过两次国家级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还获得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学成果二等奖。”谈到来北京之后在工作上获得的诸多荣誉,扎西非常地开心。

扎西现在正在从事中国藏医药大词典的编撰项目,五省藏区的专家一起合作参与。第一部是全藏文的,第二部是藏汉双语的,收录词汇量一万五千多条。

“很多人不了解藏医、藏药,认为藏药里面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其实藏药的精髓正是重金属的炮制,这些成分经过加工被科学证明是对人体有益的。我认为藏医并不神秘,而是一门科学,人民需要去了解它、学习它和认知它。”谈到自己的职业,扎西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了解。

相关新闻


    “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西藏”——记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

     噶尔县退休干部扎西曲珍 “西藏干部”的丰盈往事

     唱出汉藏民族情——记西藏首位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班典旺久

     北京援藏干部、助产士宋征: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雪域高原,一位县委书记的愧疚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姚茜、崔小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