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哥们,你的青春也是我们大家的青春

刘翔这十一年【3】

2015年04月07日08:06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哥们,你的青春也是我们大家的青春 刘翔这十一年

更大的挑战是康复训练

2009年的春节,我去了美国休斯敦,在北京奥运会上伤退的刘翔,在那里做康复治疗。

那是北京奥运会后的一天上午,我来到他家,当时他正在吃早饭,上海人最传统的早饭:大饼、油条和豆浆。

“我决定动手术了。”那天他对我说。我知道,之前有不少人劝过他,千万别动手术,不然就废了。“但不动手术,我不可能再继续跑下去。动手术,至少我还有机会。”刘翔说。

其实比起手术短暂的痛苦,更大的挑战是在康复训练。在休斯敦的德州医疗中心,刘翔曾让我做一组他的康复动作,很简单,提着两个哑铃,上一个台阶,再下来。我做了一组,已气喘吁吁,而这样一个动作,伤口才愈合的刘翔要做10组,每天至少要有5套这样的动作。

“我想到过放弃的。这是我第一次想到放弃。我每天晚上闭上眼就在想,明天又是一天,我还能坚持得住吗?”那天在刘翔休斯敦借住的公寓,我们聊了一个下午。刘翔对我说这句话时确实震惊到了我:手术都决定动了,还会挺不过康复训练?

在休斯敦的莱斯大学,有一天午后,那时的刘翔已经可以开始室外的康复训练了,在做完一组跨栏动作后,他和我坐在沙坑旁聊天。

“有时候我真的很难相信,我怎么已经26岁了?”他仰头看天,休斯敦的天碧蓝如洗。然后他忽然说起了2008年,“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场灾难”。

我回想起来,在北京奥运会前几个月,他就和我说过一句话:“有时候,真想一觉醒来,这天就是奥运会比赛日,比掉算了!”

在一旁的,是刘翔的赞助商聘请的一位专门来为他拍视频的老兄。这位老兄回国后,剪辑出了一部记录刘翔康复历程的片子,叫《追》,我个人认为拍得很棒。在这个23分钟的片子里,他忠实记录了一段采访内容,采访对象是一位北京的哥:

“大多数客人都这么认为,认为这次他可能觉得跑不过人家了,所以还是退出的好,省得在自己国家面前丢脸。”

(画外音)“那他不是腿受伤了吗?”

“借口!”

(画外音)“那你还会支持他吗?”

“从他退出比赛我就讨厌他了。”

谁都知道他想证明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整个2010年到2012年,我几乎没怎么见到过刘翔,和他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只限于偶尔的电话,或者短信,后来是微信。

那两年的刘翔,感觉是憋了口气,谁都知道他想证明什么,但他自己从来不说。

“最近还行吧?侬稳一点。”

“放心,开心最重要。”

和他的微信交流,一般不会超过这个范畴,我从不问他任何关于训练和比赛的问题。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变成了刘翔的父亲刘学根。

“嚯哟,你没看到小家伙身上的栗子肉,比06年还要厉害得多。”

“小家伙下决心八步改七步了。”

“小家伙电话打过来,说这次差点打破罗伯斯的世界纪录,不过没关系,还有机会。”

虽然与刘翔关于训练和比赛的信息几乎不交流,但我却能感受到他的那种信心,乃至快乐。“争取先跑到13秒30”,是2009年,刘翔对我说的他的复出目标。而现在,他居然跑到了12秒87。

直到2012年的7月初,我在上海莘庄的训练基地,看到了刘翔。他拉了一个行李箱,从寝室楼里走了出来,老远就冲着我喊:“玮哥!你来啦!”

那天,刘翔的父母也来了。因为他们要送儿子,踏上前往伦敦奥运会的征程。

整个告别的环节没有特别的仪式感,就是大家一起合了个影。临上大巴,刘翔一个劲地朝父母挥手,“放心,你们放心”。

车窗摇上,我没看到刘翔的表情,但刘学根和吉粉花别过了头,揉了揉眼,好像眼里进了沙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