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

2015年03月19日14:14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

  2014年12月13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专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江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全省上下受到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由省委常委、副省长分别牵头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重要的调研成果。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积极投身“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伟大实践,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统一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江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明确要求江苏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

  1.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首次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向我们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为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为江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江苏的巨大关怀,饱含了对江苏发展的殷殷嘱托,赋予了江苏新的重要责任,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工作,对于我们谋划“十三五”发展,对于江苏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江苏发展把脉指向、量体裁衣,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内涵极为丰富。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实质,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要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切实增强“协调推进”的理性自觉;牢牢把握“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发展信心;牢牢把握“建设新江苏”的最新定位,切实增强谱写新篇的历史责任;牢牢把握“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牢牢把握“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谆谆嘱托,切实增强先行先试的担当意识。

  3.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省各级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要精心组织学习贯彻和宣传宣讲,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新闻宣传的重大题材,使讲话精神成为全省上下的思想引领和力量之源。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融会贯通、笃信笃行,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要求,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着力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要求,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我们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以此指导和推动江苏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4.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首次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两个轮子,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最先提出地,也要成为率先践行者。要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使“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把“四个全面”贯穿于“建设新江苏”的全过程,做到全面小康建设不留尾巴,全面深化改革不留例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留空白,全面从严治党不留死角,锲而不舍推进,勇于实践创新,努力在践行“四个全面”上创造特色、走在前列。

  5.牢记“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体现了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殷切希望和一以贯之的要求。要从江苏走过的发展历程、所处的历史方位来认识“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更加自觉地把“两个率先”放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来对标,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要进一步明确“两个率先”的阶段性任务,把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全省特别是苏中、苏北的主要任务,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苏南要在夯实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走在前面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全省发展探路。要深刻认识“两个率先”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简单看数字结果,更加清醒理性务实地抓工作干事业,努力使“两个率先”的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6.明确“建设新江苏”的实践内涵。“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定位,是中国梦江苏篇章的生动描绘。要根据面临的时代背景、群众的期盼愿望、自身的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和明确“新江苏”的实践内涵,以扎实的工作和过硬的成果,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经济强,就是要强在创新能力上、强在质量效益上、强在经济结构上、强在企业活力上、强在特色优势上。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为标志,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干部分,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市场主体充满旺盛活力,整个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百姓富,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

  ——环境美,就是要拥有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有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努力实现城市融入自然,现代融入村庄,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江苏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让诗画美景展现在江苏大地,让江苏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活家园。

  ——社会文明程度高,就是要有共同精神家园、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素质高、社会风尚好、文化软实力强,公平正义得到保障,尊法守法成为习惯,诚信友善蔚为风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7.突出“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重点任务。“五个迈上新台阶”是“建设新江苏”的重点任务,也是具体路径。要逐条逐项进行谋划、展开部署,明确细化落实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做到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创造特色、走在前列。要切实强化“上台阶”的自觉意识,对目前处于什么台阶、下一步迈上什么台阶、如何迈上新台阶,都要有透彻的认识、拿出管用的招数,推动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要把“八项工程”作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主抓手,围绕总书记的讲话要求进行对标对号,对已有思路举措进行全面拓展、梳理和深化,突出工作重点,简化优化考核办法,使之常抓常新,更加务实有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