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 原
1月30日,108位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央文明办专门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中国好人榜一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像“中国好人”这样的道德先进典型评选,如今已经覆盖全国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影响着社会各阶层,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号召力。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也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丰富多彩、遍布各地,扎根基层、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丰富多彩的培育
扎实有效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近些年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央到地方,宣传、教育丰富多彩,措施、机制有力有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构建起以新闻专栏为核心,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新闻行动为支撑,综艺、文化、道德建设等各类节目为重要载体的立体化宣传格局;教育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全课程融入、全方位融入;全国妇联以培育和弘扬良好家风为着力点,立足城乡社区、面向亿万家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中国文联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承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加强文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从全国到各地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为全社会做出了表率;“最美”是近年来人们对优秀人物的亲切称呼,而近年来的“最美”一直都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不断发布。
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来自人们的身边,其平凡却闪光的事迹最能引发社会的共鸣,其积蓄的正能量最能引导普通人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共推的《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平凡故事,不到半年时间,话题阅读量仅新浪微博已达2.5亿人次,网民微博发布、转发留言超过272万条。“201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曾在首都掀起了“人人推荐身边榜样,人人学习榜样事迹,人人践行榜样精神”的热潮,共收到475411个点赞和23548条留言,网络媒体点击量突破1亿次。
“人们每天耳濡目染,24个字的内涵势必扎根心底,影响言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阎志民这样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