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郝鹏: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2】

——2015年1月22日在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5年02月03日15:15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无标题

三是加大统筹力度,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关键举措,出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强化支持各地特色发展的差异化政策。东部城市群强力推进。西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居省会城市前列,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东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在兰西经济区地位稳步提升。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扎实推进,环湖地区旅游文化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青南地区交通、能源和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省与甘川交界地区面貌呈现可喜变化,玉树灾后重建后续工作全面完成。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率达到49.8%。改善城乡风貌,推动一体化建设,16个“美丽城镇”品质显著提升,300个“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全省已有上千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变。

四是全力保障投入,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面对财政收入增幅减缓的困难,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民生投入超千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支出的75.6%,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就业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4%。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万人,转移农牧民就业117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养老、医疗、低保等11项提标政策,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残疾人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推行城乡低保有进有退、动态管理,取得扎实成效。保障房建设走在前列。新建城镇保障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11.05万套,完成农村住房建设6.5万户。历时5年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体现。投入155.9亿元,增长28.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居全国中上水平,基本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标准持续提高,新组建的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招生,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条件继续改善。投入80.1 亿元,增长16.9%。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大病医保等走在西部前列,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8%以上。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49%。。文化惠民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27个文化产业园区全面开工,收缴和置换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全部完成,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7.5%。扶贫攻坚取得实效。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在全国率先将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减少贫困人口20.9万人,解决了27.7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公共安全不断加强。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1%和14.6%,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经过一年的扎实工作,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

五是有力有序推进,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迈出新步伐。把改革开放作为谋取新优势、创造新动力的根本之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司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列入全国试点。在经济领域出台27项改革政策和51项配套措施,财税、投资、外贸和流通体制及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经营权规范流转、集体林权流转、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等试点启动。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新增企业1.2万户,新增市场主体5.5万户。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户籍制度、目标考评等改革扎实推进。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着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寺院,促进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深化平安青海建设,依法推进社会治理,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改进法律援助服务,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

过去一年,我们大力提升青洽会、清食展、藏毯展和环湖赛等重大经贸文体活动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大美青海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互联互通,与中亚南亚国家建立多个合作平台,新缔结3对国际友好城市。深化对口援青合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位资金突破600亿元,增长25%。出台支持政策,进出口总值增长22.5%。去年底我省向西开放的又一通道———格库铁路开工建设,西宁国际航空口岸建成开通,青海扩大开放进入新阶段。

六是坚持从严治政,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得到新加强。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三基”建设,狠抓作风转变。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督查,破解难题、促进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努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新一轮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州县机构改革全面推开,省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运行,市州县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普遍建立。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24项,提前一年完成了省级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任务。我们大力实施依法行政,出台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实施意见。全面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扩大政务公开,加强土地、矿产、民生、生态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三公”经费预决算实现全部公开。我们注重提高政府决策和行政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7件、政协委员提案32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4件,制定政府规章5件。我们加大“双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力度,促进了国防建设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复杂经济环境的考验,收获了一份付出艰辛努力、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深化了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生态保护第一新要求的认识,积累了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过去一年的工作,为实现“十二五”目标乃至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青海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特殊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工业增速回落,投资拉动趋缓,稳增长的支撑亟待强化;要素保障和约束条件趋紧,过度依赖资源的路径和开发模式难以为继,调结构的力度亟待加大;财政减收因素增多,刚性支出增加,收支矛盾加剧,惠民生的能力亟待提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促改革的进程亟待加快;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新常态下善作为的能力亟待增强。我们要直面矛盾,迎难而上,努力加以解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