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白山松水,寒意正浓。不断升腾的美好生活向往,却让人暖意融融。
农民进城落户可以交社保,省内医保异地就医能即时结算,城乡差别正在日渐消弭;
“十分钟就业服务圈”让农民“守家在地”找工作,“创业引领计划”圆了更多创业者的梦想;
民企职工评职称不再受资历、学历限制,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可以享受“正处级”待遇……
回望过去,我省人社部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推动工作开展。
一项项改革,深入人心;一项项发展,引人注目。2014年,全省确定的15项人社工作改革任务中,完成及出台政策5项,充分调研论证适时出台2项,通过试点深入推进5项,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等待国家统一部署3项,全年改革任务如期完成,改革所产生的巨大“红利效应”渐渐显现……
善弈者谋势:勇于“自我革命”,机制创新打响“开头炮”
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就是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的切入点。
难题就是创新的突破口,“短板”也正是机遇。
两年来,省人社厅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把身心沉入基层,摸清百姓所需所盼所忧,捋清民生工作脉络,用服务提升民生福祉。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历时3个月时间,利用周末休息或工作日的晚上,全体厅领导、40多个处室单位200多人次参与,开展了10个专题的系列研讨,召开了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创新研讨会,集中研究问题,梳理思路,寻求创新点。
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谋划。人社工作还有哪些观念亟须更新,还有哪些思想需要解放,还有哪些问题不能回避,还有哪些难题等待破解?随着创新研讨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不断显现,一个共识也随着研讨的逐步推进得以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沿着这样的思路将创新工作推向纵深,这是一次选择,也是一次综合大考。
以改革伊始谋划的开展十项重点调研和制定十项政策为基础,接地气、知实情、动实策;推进十项改革和解决十个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向改革要红利;搭建十大基地平台和开展十个专项行动为载体,增强服务和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自身建设十项措施为保障,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10个十”创新计划的提出,不仅成为我省人社工作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成了吉林人社工作实践的最大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