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改元年工作述评【3】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

2015年01月28日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夯实基础、放眼长远

——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清晰地标注着制度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着眼于推动重点领域立法,通过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20年来首次大修,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经修改后正式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国家纪念日,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制定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路线图逐渐清晰。

同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专题询问和各项监督工作、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推进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

人民政协围绕加强协商民主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完善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党中央制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继续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推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

党中央从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在手上,及时出台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提供了路线图。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年来,一项项旨在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改革措施有序推出: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在上海等6个省份启动试点工作,司法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在北京、上海、广东设立知识产权法院,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激发社会创造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为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在12个中级、基层法院试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制定深化公安改革的框架意见等,一批基础性、制度性措施相继推出。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开展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实现了“早期收获”,达到了领导小组提出的“新开门面要站在高起点上”的要求。

——针对“信访不信法”问题日益凸显,中央制定《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着手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

一幅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改革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更加凸显出来。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玉、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