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况陷入胶着,红方30名特战队员搭乘两架运输直升机,从侧翼迂回到蓝方纵深成功机降。紧接着,他们密切协同,完成偷袭蓝方炮兵指挥所、炸毁蓝方纵深警戒雷达、给炮兵引导打击目标等一系列任务,改变了战斗局面,收到了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效果。
两场结果迥异的战斗,引发许多官兵和在场训练专家的热议。
“在信息化战场上,既有联合战役,也有联合战斗。”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战役战术系主任冯占立认为,战术层次的联合行动是落实战略层次联合指挥的关键,如果战术层次联不上或联不好,训练与实战就会脱节,战略和战役层次的联合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搞好联合训练,既要搞好战略、战役层次的训练,也要搞好战术层次的训练,使各个层次都联起来。
有了逐级“联”,才有整体“联”。这个道理似乎不难懂,但收兵回营,某装甲旅几名营长说起联合训练,依然觉得与基层关系不大,主要是上级领导和机关的事。此次演习,该旅担负某方向进攻任务,用他们的话说,与过去没啥两样,就是相互间注意配合。
显然,不澄清这种模糊认识,推进联合训练向战术层次延伸就是一句空话,否则今后打起仗来,各自为战的现象仍然会重复出现。
“基层官兵对联合训练的误解,既有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有体制、装备和人才等现实难题的原因。”兰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领导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朝夕之功,需要突破许多障碍,当前最要紧的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招一式练起。
联训联战深入发展,离不开高效集约的联合保障体系——
后装保障,对接联合作战“大战场”
在高原训练作战,因高寒缺氧,武器装备与人一样会出现“高原反应”:车辆功率下降、导弹和火炮命中精度降低、装甲装备故障增多,因此离不开过硬的后勤和装备保障。
此前,兰州军区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组织油料、军需、运输、卫勤和修理等10多支保障分队挺进雪域高原,与作战部队进行全程对接演练,锤炼战时综合保障硬功,破解制约高原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能力生成难题,为后勤和装备部队实现练与战的对接探索路子。
前方铁鹰盘旋、战车怒吼,陆空协同拔点夺要;后方保障有力、衔接互补,多级联合保障打赢。记者在联合实兵演习现场看到,攻击部队油料告急,空中支援力量及时空投油囊现地补充;炮火硝烟中,伤员被直升机紧急后送到野战医院;装甲装备受损“趴窝”,应急抢修分队快速前出抢修……精确高效的一体化联合保障,使保障力量从自导自演的“小圈子”对接到联合作战的“大战场”。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