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2014年10月22日13:3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3.领导干部对经典著作有较强的学习渴望

在回答“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时,按照选择人数排列,《毛泽东选集》排在首位。在回答“最希望阅读而未阅读的一本书”时,按照选择人数排列,《资治通鉴》排在首位。对“领导干部最应阅读的图书”,按照推举人数排列,依次是《毛泽东选集》(72人次)、《资治通鉴》(43人次)、《邓小平文选》(40人次)、《资本论》(25人次)、《共产党宣言》(20人次)、《中国通史》(20人次)、《国富论》(16人次)、《论语》(15人次)、《史记》(11人次)。可见,领导干部对经典著作有着较强的学习渴望。

4.新媒体是领导干部重要阅读途径

对“在哪种媒介花的阅读时间最多”这个问题,按照选择人次排列,依次为互联网(300人次)、报刊(208人次)、图书(177人次)、电视(177人次)。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领导干部人次,显著多于其他传统渠道。

调查显示,大多数领导干部每天网上阅读的时间多于1个小时。学员平均每天上网阅读的时间,1小时以下的约12%,1-2小时的约43%,2-3小时的约27%,3小时以上的约17%。

相比主流新闻网站,商业新闻网站更获受访学员的青睐。学员经常浏览的网站,按照列举人次排列,依次是新浪网(218人次)、凤凰网(119人次)、人民网(99人次)、新华网(92人次)、搜狐网(77人次)。

2.领导干部学习阅读还不适应现代领导活动要求

对领导干部的学习状况,中央党校的学员评价总体不太乐观。不少领导干部借口工作繁忙、应酬太多,不勤于读书学习。此外,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阅读兴趣,要明显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方面的阅读兴趣。

1.领导干部总体阅读状况仍不容乐观

此次调查问卷中,对于领导干部目前读书状况,71%的学员评价“一般”,17%评价“好”,1%评价“很好”,11%评价“差”,1%学员评价“很差”。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不到20%,这表明当前领导干部总体阅读状况仍不容乐观。

虽然调查表明多数领导干部的年读书量略多于普通国民,但应该看到,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在世界排名并不高,领导干部年读书量总体上并没有大大高出普通国民的年读书量。当下中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都需要领导干部锤炼自身本领。领导干部只有进一步加强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本领,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才能担当起执政兴国、执政为民重要职责,肩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

2.部分领导干部对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密切关系认识不够

习近平同志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

调查显示,影响领导干部阅读的主要障碍,按照列举人次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时间有限、工作繁忙、应酬繁多。其中选择前两项的学员达82%。课题组在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读书,表面上是工作忙、应酬多,还另有更深层次原因。

读书是在无形之中积累“功力”,不可能“立竿见影”,也许在若干年后才显示其功效,因此许多领导干部没有读书的紧迫感。目前很多领导活动很大程度上还沿袭着农业社会传统的领导体制和方法,还没有和现代社会完全接轨。这种传统领导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是经验。追寻中国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使领导活动逐步走上现代化轨道,成为真正意义的“现代领导活动”。领导干部如果不读书学习,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胜任现代领导活动。

3.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领导干部要学习哲学,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调查显示,在“个人最需要补充的知识门类”中,哲学排在第八位;在“个人最感兴趣的图书”中,哲学位列最后;在“领导干部最应该阅读的图书”类别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排在第七位;在“党校最应该开设的课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6%,排在第七位。显然,相比理论学习,经济、管理等与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直接相关的阅读需求更强烈,理论学习在很多领导干部眼里重要性排得比较靠后。

3.领导干部要做读书学习的表率

领导干部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在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才能更好担当起治国理政的重任。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客观上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提高自身本领。中央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加强廉政勤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业余时间的安排,也给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调查,受访学员普遍建议大力提倡和推进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以之引领全社会阅读风尚。

1.要进一步实现领导干部读书制度化

调查显示,领导干部对自身阅读状况评价总体一般。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借口工作繁忙、应酬繁多,没有时间读书。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读书、崇尚读书,实现领导干部读书制度化。实现这一点,从根本上来说,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实现领导体制和领导活动的现代化。在现代领导体制下从事现代领导活动,读书的多少和好坏,知识水平的高低,将是决定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领导干部读书制度化,关键在于将读书列为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次调查,很多受访学员建议,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读评价考核体系,将阅读水平和阅读效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让爱读书、善读书、读书好的人尝到甜头,让不读书、读不好书的人失去市场和机会。此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地方经验,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科学安排干部集中读书。

2.营造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

当前,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不读书学习,而是热衷“关系就是生产力”,把爱读书的干部视为“书呆子”。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看中高级领导干部。提倡和推进全社会读书,推动全社会阅读风气形成,需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读书风气是慢慢养成的。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开展了一系列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活动,如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很多中央和省部级领导干部大声倡导读书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受访学员建议,这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应持续有效地经常开展下去,而且要注重内容和实效。学员们认为,只要领导干部读书学习蔚然成风,“书香中国”就指日可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