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 万世成
“红楼”北面生长着六棵粗壮的柳树,它们也在见证“红楼”的历史。
波密“红楼”,全称应为“扎木中心县委红楼”,这座距今已有61年历史的“红楼”,座落于现在的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委大院内。关于“红楼”的“前世今生”,波密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伍金泽旺向记者做了详细阐述。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区进驻扎木(即现今的波密县),为解决办公、住宿之需,四区专门设计建造了三幢仿苏俄建筑风格的木质结构楼房,因其外观呈红色,因而称为“红楼”。1956年,中央决定:西藏六年内不实行民主改革,实行适当收缩、精简机构、内调干部等政策。根据上级组织的决定,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搬进红楼办公、住宿。
“六年不改”政策实施后,西藏反动统治集团为了永保其封建农奴制度,采取两面手法,一面表示欢迎中央这一重大决策,以争取时间;一面继续进行破坏祖国统一,制造“西藏独立”的阴谋活动。他们与国外反华势力及邻省藏区窜逃来西藏的武装判乱分子进一步勾结,互相利用,加紧策划西藏地区全面的武装叛乱。1959年1月4日,著名的扎木保卫战打响,“红楼”便成了这场战役的指挥中枢,当年的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的领导就在“红楼”上指挥了这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扎木保卫战的胜利,固守了阵地,鼓舞了群众,树立了我军平叛必胜的信心,拉开了西藏平定反革命武装叛乱的大幕。
“这就是‘红楼’的历史。” 伍金泽旺主任进一步介绍说,红楼原本有三座建筑,后因波密县机关建设之需,拆除了东西两侧的红楼,现保存下来的是三座中最大的一座。保存至今的这座“红楼”,长38.4米,宽13.4米,墙体下部由石块垒砌而成,高1.4米,墙体上部为木质墙体,共有房屋25间,一楼共12间房,二楼共13间。
2008年,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作为工程项目之一,“红楼”维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于2010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如今的红楼虽换新装,但它肩上承载的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仍被尽量完整地保留。”说起“红楼”存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时,伍金泽旺主任向记者强调说,“红楼”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缅怀革命精神。
60载风雨情,“红楼”见证着波密县的发展历程,也见证着西藏在祖国怀抱中茁壮成长。
相关专题 |
· 2014·网络媒体“两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