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在江苏新誉集团的党员活动室里,经常能看到老外托马斯活跃的身影。这位来自瑞典的科研专家曾向集团党委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因不符合政策最终未能如愿,却经常参加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成为企业党委一位特殊的“编外人员”。一个民营企业,有什么诀窍,党建工作搞得如此有吸引力?
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戈亚琴给出了响亮的答案:“新誉集团党建工作始终做好‘人’的文章,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建凝聚党员、服务人才、关爱员工,实现共赢。”
凝聚党员: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是新誉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誉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凝聚党员、发展党员,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自成立以来,新誉集团就建立了党支部,目前集团党委共设2个总支、5个支部,有193名党员。如何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戈亚琴说:“就是要高度重视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戈亚琴介绍,在新誉集团,党的组织延伸到车间基层一线,党的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影响力号召力与日俱增。每个党员都自觉戴党徽、亮身份;重要岗位优先任用党员、同等条件优先晋升党员,注重从优秀员工中培养发展党员;开展“党建在车间,党员在身边”活动,设立40多个“党员先锋岗”,定期开展技术能手、优秀党员等专项表彰。
“业务技术钻在前,生产经营干在前,急难险重冲在前,奉献创新走在前,带动职工做在前”,这已经成为新誉党员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2011年,党员吴庆丰等带领团队连续加班100多天,攻克了轨道模拟计算、TCMS模拟器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了轨道车辆关键技术国产化,使公司中标的地铁车辆数量当时一举跃升到国内市场的50%以上。党员张敬华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身边同事加班加点,短短3年时间就从车间一线走上了管理岗位,被评为“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
目前,新誉集团管理层中党员比例超过60%,研发团队中党员比例超过了50%,在人、财、物、工程、验工、后勤等关键岗位的党员都发挥着核心与骨干作用。党员骨干以埋头苦干、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员工,形成一名党员带动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带动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带动一个企业的生动局面。
服务人才:人才是核心生产力
2006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李卿,一进集团就被委任到西门子地铁项目经理的重要岗位上。几年来,他一直在市场经营一线冲锋陷阵,成功拿下了深圳2号地铁线空调系统、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空调系统等多个重量级项目,短短6年时间,就成为集团下属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在新誉集团,像李卿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这一切缘于集团党委对人才的重视。
新誉集团党委积极探索党管人才原则在非公企业的实现途径,注重服务人才,把党的人才工作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创新优势。
集团党委充分发挥组织牵引力,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设立人才教育培训经费,先后与20多家高职院校和国内外10多家专业技工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合作。在技术人才培养上,突出以项目为载体,将技术人才全部纳入相应的项目攻关小组,让新员工也有大量的学习提高机会;无论什么项目,都尽量安排年轻骨干作为攻关负责人。在平台建设上,先后投资数亿元建立了新誉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EMC电磁兼容实验室、国家级风力发电重点试验室等10余个创新平台,每年有一亿元预算资金雷打不动地用于技术研发。
新誉党委服务人才的各项措施,为集团发展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善于经营、敢于创新的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目前,集团拥有一支超过500人的科研人才队伍,包括近20名行业知名专家,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1项、市级科研项目7项、企业自主研发项目40多项,支撑起了新誉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数控设备、通用航空等多个高端产业领域的技术革新。
关爱员工:党组织就是员工的家
上班时,身处赏心悦目的花园式厂区、窗明几净的工作现场、温度四季如春的车间;下班后,可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里尽情挥洒汗水……用湖南籍员工小刘的话说,工作在新誉,就是一种享受。
“员工的付出,是企业财富不断积累的源泉,必须时刻关爱员工,给员工家的感觉,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戈亚琴介绍说,10多年来,集团股东坚持不分红,员工工资却保持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很多企业遭遇招工难、留人难的情况下,新誉员工流动率一直在5%以下,始终保持着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在集团党委全方位的工作关爱、成长关爱、生活关爱、人文关爱下,越来越多的员工凝聚在集团党委周围,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茁壮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这个忙碌的日子里,点起的焊花敲击的金属声装点着车间同事们的声声祝福:祝您生日快乐!”新誉集团每个车间都设有生日祝福墙,当天过生日员工的照片都会被放到墙上,接受来自全车间同事的祝福。
集团党委牵头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创新服务举措,健全保障体系,落实员工福利。投资5000多万元建造公寓楼,免费提供员工居住;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3000平方米,集民主议事、图书阅览、体育健身、文化宣传、心语港湾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聘请瑜伽、健身、心理疏导等专职辅导人员,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集团党委发动成立“新誉阳光爱心基金会”,建立困难员工档案,及时帮助解决入学、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累计资助困难员工103人,员工子女入学近200人次,安排家属就业300多人次。一名新疆籍女工两年前丈夫罹患肠癌去世,她毅然拒绝家人让其回新疆老家的要求,只身留在新誉,她满含热泪地说:“党组织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集团党委更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关爱员工的重要考量。根据员工专业和特长,量身定制职业规划,明确成长目标,建立培训提升和岗位锻炼长效机制,建起“传帮带”培养链,给员工早压担、多压担,促使其在实践中经受历练、积累经验、加速成才。有的员工进入集团短短四五年,就已先后在项目主管、销售主管、部门经理等10多个重要岗位工作过。目前,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由内部培养成长起来的占70%。
自2002年创办至今,新誉集团党委始终秉持“党建为魂、服务为本”的理念,对党员高标准引领,对人才多层次培养,对员工全方位关爱,催生出企业裂变式发展的加速度。员工数增长了70倍,销售收入增长了170倍,上缴税金增长了240倍,谱写出“党建强、人才兴、企业好”的生动篇章。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