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村里来了工作组,见面含笑醉煞人,肩负重任到咱村,走街串巷思民事,深入农户体民心……”在新疆焉耆县七个星镇桑巴巴克次村,村民马海林以当地民歌“焉耆花儿”的调子创作的顺口溜今年蹿红。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年初启动以来,全疆8636个行政村、759个国有农林牧场下属村队、931个重点社区,个个都来了工作组。活动为期三年,每年抽调各级机关三分之一干部住村,到2016年,全疆20万机关干部每人下基层一年。
空前的力度和规模,使活动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如今,首批11129个工作组74759名干部到基层已有半年,他们工作开展得如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的六项任务是否落实?金秋时节,记者赴新疆六地州进行了实地探访。
一只优质种公羊、一双56码特制鞋……
好事实事送上门
8月18日上午十点半,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库木加依村村部大院里格外热闹。村里的13个养羊示范户,每家获得了自治区畜牧厅住村工作组奖励的一只优质种公羊。“有了这只好羊,羊娃子的品种就能改良,收入也增加了。感谢工作组,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多帮助!”吐尔逊·买买提高兴地把头戴大红花的“奖品羊”揽到了怀里。
库木加依村一直有养家禽牲畜的传统,却仅限于自用,村民靠庭院经济增收的意识不强。畜牧厅帮扶的乡里其他4个村亦如此。针对这个问题,畜牧厅各工作组把鼓励引导村民扩大养殖规模作为“办实事”重点,发展养禽示范户750户,分两批赠送鸡苗3万只;为60户养羊示范户“以奖代补”发放优质种公羊和饲草粉碎机;为5个村各规划建设一个肉羊养殖小区。“今年的目标是人均年增收1000元,5个村新增母羊1.5万只,实现存栏量翻一番。”畜牧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涌告诉记者。
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分区直机关(含中央驻疆单位)和地州县市两次召开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作动员讲话,强调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突破口,转作风、反“四风”,带作风、促作风,把基层工作带起来,把下派干部锻炼好,要与各族干部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半年来,各工作组用行动贯彻这个要求,改作风、惠民生,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截路、最远一家人”问题。
始终把“惠民生”作为“聚民心”的重要手段。各级部门单位和工作组按照“基层群众所盼、自身能力所及”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政策下乡、文化下乡、医疗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协调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定居兴牧、水利设施、养殖小区建设等项目,帮助群众解决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增收难等困难。截至8月底,各地确定民生建设年项目1.6万余个,已完成4474个;各级部门单位和工作组投入帮扶资金10.06亿元,帮扶重点户、贫困户38.9万户。
对群众个人难题,工作组同样上心。一双56码的大脚,让皮山县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姆村村民胡杜尤木·拜尔迪买鞋无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住村工作组以一道“全球征鞋令”,帮助他彻底告别了赤脚生涯。
为避免工作组急于见效、只重视短期项目,自治区党委制定的《关于开展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意见》明确,建立各部门各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机制,直接帮扶村或重点社区,一定三年不变。于是,一个个承载帮扶工作“六项任务”的三年规划出炉了,惠民生的步伐有了轻重缓急,住村干部的工作也更扎实了。
干部作风直接连着民心。住村干部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与群众的心却近了。“住村干部没有一点架子,和村干部一起为我们办了好多实事。”采访中,各族群众都说,“原来我们办事‘跑断腿’,现在干部主动‘找上门’,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好传统回来了。”
马背上的工作队、五点半小课堂……
宣传教育到人、管用、有效
从和硕县城出发,历经柏油路、水泥路、石子路、土路,穿乡村、翻高山、过悬崖、进草场,四个小时后越野车终于抵达牧民帮其克的帐篷。“那边还有汽车到不了的帐篷,从这儿骑马过去还要五六个小时。”帮其克指着远方告诉记者。
这种“奔波”,对县畜牧局、卫生局、气象局、检察院住乃仁克尔乡艾迪恩阿门村工作组的6名成员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艾迪恩阿门村18户村民,全部是逐水草生活的蒙古族牧民。大山里的草场没有手机信号,要想把通知和政策送到牧民手中,骑马是最“适合”的办法,工作组因此被称为“马背上的工作队”。
村民巴图享受的“盖羊圈补贴”政策,就是从马背上传来的。“没想到自己家里的事,政府还能有补贴!”巴图说,工作组还给牧民讲了新疆当前形势、中央对新疆关怀、国家民族政策等许多“看似高大上,其实很好懂的大道理”。
加强民族团结互信,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教育。“大力办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的实事好事,也要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和凡人善事。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讲党的领导,讲社会主义祖国、中华民族这些基本概念,讲党中央对新疆的特殊关怀、援疆省市无私支援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向群众讲清楚好日子源于党的好政策。”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勇认为,“要通过经常讲、反复讲、长期讲,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传教育如何摆脱“说教范”,真正让群众入脑入心,实现“到人、管用、有效”?
走访群众时,工作组成员用“苞谷馕”式的语言,在聊天中向群众宣传“大道理”。为了让村民愿意跟住村干部沟通,工作组从问一声您好、拉一次家常、干一次农活做起,打开了群众心门。自治区纪委工作组还为每位成员起了维吾尔族名字,换了安尼瓦尔、努尔江、阿里木等称呼,老乡一下觉得亲近了许多,连称“亚克西”。
讲师来源不同的各种宣讲团纷纷成立,妙招频出的集中宣讲效果喜人。许多离退休老干部、懂双语干部、优秀民族干部和暑期返乡学生,组成宣讲团,现身说法,开展面对面宣讲。新疆师范大学住村工作组还组建农民宣讲队,请村民用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生活经历和身边事,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谈自己对宗教的认识,讲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让大家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
竞相亮相的多彩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不断挤压宗教极端活动空间。在策勒县达玛沟乡古勒铁日干村,民航新疆管理局住村工作组通过日常小球赛、业余小汇演、双月小厨艺、周末小电影等小活动,旺了村部的人气,积聚起正能量。在乌鲁木齐天山区二道湾东社区,团市委住村工作组为避免青少年受到极端思想渗透,免费开办“五点半小课堂”、周末(暑期)兴趣班,将民族团结主题与青少年活动有机结合。
宣传教育的同时,宗教事务管理如何加强?工作组协助做好“五好”宗教活动场所、“五好”宗教人士创建工作,配合开展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去宗教极端化等专项行动,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让信教群众明白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界限。阿图什市阿湖乡毛拉洪老人说:“搞分裂破坏的人,就像一只小蚂蚁,挡不住大马车。谁想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我们的好生活,就是各族人民的敌人,我们绝不答应!”
攒劲的村民小组长、抱团的各族群众……
基层组织有了持久战斗力
乌什县依麻木乡汗代克吉然村党支部书记努尔麦麦提·居亚孜最近觉得,村里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班子越来越好,各支队伍都很攒劲(给力),工作省力多了。”
汗代克吉然村是自治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对象,“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新上任的村支书“基本上就靠自己一个人忙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住村工作组摸清情况后,着手健全建强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村(协)警、十户长、民兵等七支队伍。
针对村级组织管理松散、工作职责任务不明确、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工作组协助村党支部健全了党支部及其配套组织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考核制度,完善了村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例会制度。特别是加强七支队伍管理,明确工作任务,并召开大会现场签订责任状。
“以前村里工作多、工作压力大,有不愿干的思想。”当了七年村民小组长的艾尼瓦尔·瓦哈甫坦承,“现在分工明确了,村里对我们也更重视了,工作组还协调县里给村民小组长每月发300元工资,肯定得好好干!”
“新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访惠聚’活动的重要任务。”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马学军说,要把建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作为重中之重,杜绝对基层稳定隐患“村干部知道装不知道,乡干部不知道装知道,县一级想知道却无法知道”的现象。
以此为目标,工作组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教思路、教方法,配合乡镇党委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健全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协助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两会两票”等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村党组织、村警务室、住村工作组“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为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住村干部甘当幕后英雄,多担责、不争功,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工作组给村里办了不少事,对外总说是村干部干的,这是给我们长底气呢!”富蕴县吐尔洪乡吐尔洪村党支部书记加尔肯·哈吉拜的干劲更大了。
依靠基层组织和各族群众,才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工作组注重树立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的观念,健全群防群控体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配合基层组织,为每家每户建立档案,特别是对流动人员和重点人员做到“走明去向、来能预警、动知轨迹、全程掌控”。阿勒泰地区地税局住青河县阿热勒乡布鲁克村工作组,将当前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内容划分为八类。每一类有一名工作组成员牵头,组织村民形成3至5人的小组,采用“1+X”(1是指住村工作组,X是若干个联系服务群众类别,即技术服务、党建指导、文体娱乐、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劳动就业、团结稳定、扶贫帮困)联系制度抓矛盾排查。
如今,一场反恐维稳人民战争已经打响——和田市多名群众与手持斧头闯入棋牌室的3名暴徒殊死搏斗,配合武装力量制服暴徒;皮山县6名村民,机智勇敢、沉着应对,全力抓获3名暴恐犯罪嫌疑人;乌什县阿克托海乡万名群众围捕暴徒;墨玉县3万余名群众与公安机关合力围捕,成功击毙、抓获一暴恐团伙的10名成员……
“访惠聚”活动对每一位住村干部而言,都是一场“赶考”。在这场大考中,各级住村干部与天山南北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谱写出科学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新篇章!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