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雷锋家乡消防兵与时俱进学雷锋

记时代楷模长沙望城公安消防大队

2014年08月29日14:06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雷锋家乡消防兵与时俱进学雷锋

2012年4月12日晚,望城消防中队接报警称,望城区星城镇湘江重建地内一栋民房起火,情况十分危急,望城中队官兵立即派出救援车赶往现场。当晚,消防人员成功救出12名被困居民。(资料图片)

编制了全国首部盲文版《消防安全知识手册》,成立了全国首个消防特殊教育基地,编排了全国首套安全知识手语操,填补了全国消防宣传教育史上的多项空白,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火灾返贫家庭救助办法》……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采访时获悉,从1978年建队以来,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充分利用驻地在雷锋家乡的独特地域优势,高调叫响“雷锋家乡消防兵,一心为民保安宁”的诤诤誓言,坚持以雷锋精神建队育人,坚持在生活中学雷锋、在工作中学雷锋、在学习中学雷锋,始终立足本职岗位学雷锋,与时俱进学雷锋,先后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有效促进了官兵全面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时代赞歌。

在创新中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对于来访的群众,我一定会给予他们最大帮助,因为曾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望城区消防大队的无私帮助。”现在望城区铜官镇工作的胡少伟说。

胡少伟家境贫寒,2005年考上大学后一度为学费发愁。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时的望城区消防大队主官及时对其进行了资助,最终让胡少伟顺利完成学业并于2009年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公务员。

“大队每名官兵都有资助对象。雷锋班班长张定轩从新兵到如今的三期士官,一直都在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从未间断。加入雷锋班,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是我进入望城中队的第一个目标。”去年刚入伍的益阳籍战士王子龙告诉记者,凭自己的能力和双手去帮助他人,能切实感受到一种快乐。

“在雷锋故乡学雷锋,需要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学雷锋方法载体,从做好事、捐钱物向体现人文关怀、关注生命安全转变,使学雷锋活动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望城区公安消防中队副中队长王金银告诉记者,2006年3月,大队与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黑暗和无声世界的消防关爱”主题活动,建立了特殊教育消防基地,编创了消防安全知识手语操,编写了盲文版的消防安全知识手册,填补了我国消防安全宣传领域多项空白。

“我是雷锋故里消防兵。舍生忘死为百姓,赴汤蹈火写真情……”这是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专门为望城区消防大队官兵谱写的一首题为《雷锋故里消防兵》的歌,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对官兵们的感激与赞赏。

“消防夜校的开展,提高了大家的消防意识,减少了大量消防安全隐患。”望城区喻家坡街道旺旺社区副主任刘赛君告诉记者,从2005年5月起,针对社区内建筑工地多、农民工数量大等突出问题,消防大队在旺旺等多个社区开展了“消防夜校进工地”活动,对建筑工地农民工开展免费消防安全培训。如今这个活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加。

“凡是遭遇火灾的城乡五保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救济对象以及因患大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又无自救能力的特困对象,经调查核实后,可获得火灾专项救助,每户特困家庭可获2000元。”望城消防中队中队长段文奇介绍说,2012年3月,大队经过积极争取,联合区财政局、民政局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火灾返贫家庭救助办法》,目前已救助10余户火灾返贫群众。

“建队以来,大队始终坚持把学雷锋、做好事作为政治责任和自觉追求,形成了‘后任接着前任干,学习雷锋走前列’的思想共识,努力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每一名在这里战斗过的消防官兵血脉与灵魂之中。”望城区消防大队大队长朱湘春介绍说,建队36年来,大队先后开展拥政爱民、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1.1万余次,官兵资助贫困学子44人,长期帮扶驻地困难家庭22户,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