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7时许,63岁的温中田在后海野鸭岛小花园免费为市民放电影。他已经坚持了3年,累计播放800多场次。
NO.19【德行录】
2009年的一场大病险些夺去温中田的生命,亲人的不离不弃、陌生人的献血帮助,让他决定要回报社会。病好后,他自购设备,每周四天在后海野鸭岛小花园播放动画片和电影,无论是附近的居民,还是遛弯的路人,都可以免费“围观”。三年来,露天电影院人气高涨,温中田已放映800多场次电影,累计万余人次观影。
温中田(63岁)
社区:后海西沿社区
【榜样说】
我以前凡事都为自己着想,病了之后大家帮我渡过难关,我觉得我应该对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初我也没想到公益电影能给居民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尤其是听到外来务工人员观影时的笑声,真的很有成就感。
——温中田
天色渐暗,后海边路灯亮起,鸭岛小花园内的一块投影屏幕前围坐着百余人,有放暑假的孩子,有路过的居民,还有骑着电动车特意赶来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从小西天、德胜门、阜成门等地结伴而来,有的坐在电动车或自行车后座上,有的铺一张纸坐在地上,还有的直接脱鞋坐在鞋子上观影,还不时跟周围的人聊几句,和在家里时一样放松。
他们因为温中田的露天电影院聚集在一起。
每周四天,温中田都会在这里放映电影和动画片,已经坚持了3年。
小朋友抢占第一排
18日晚7点,又到了温中田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他和搭档佟师傅将音响、投影仪、电线、播放器等设备装箱搬上电动车,驶向一公里外的野鸭岛小花园。
放电影的投影屏幕需要挂在一块宣传牌上,这是准备工作中最费劲的一个环节。温中田将屏幕左右两端的绳子系在宣传牌上后往上拉,佟师傅在前面拿着铁锹把屏幕一点点往上顶,志愿者李桂兰则站在正前方指挥:“屏幕还有点歪,再往上点,哎,好!”
调试完光线,7点半,放映正式开始。按照老规矩,先放半小时动画片。
《黑猫警长》的片头曲响起,几名小朋友循声跑来。与他们相比,赵奶奶家的两个孙子是忠实粉丝,早早地就坐在第一排等候了。
“我们一场不落,”赵奶奶说,到小花园看动画片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五点多吃完饭就骑着电动车,拉着孙子和小板凳过来了。”
农民工也来过把瘾
动画片放完后到了晚上8点,正式开始放电影。当晚,温中田播放的是《太极1》。这时,约200平米的小花园里坐了约150人,其中有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
来自甘肃的吕先生和妻子是后海附近一家医院的保洁员,每天吃过晚饭后,他们就骑着电动车直奔野鸭岛小花园。与7月前相比,现在吕先生的后座上多了从甘肃老家放暑假来北京玩的儿子恒恒。
“我平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孩子这次从老家来,我想让孩子见见世面,看看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这里氛围很好,让他感受一下。”吕先生说,妻子在旁边跳广场舞,孩子依偎在自己怀里看电影,这是久违的团聚。
王师傅则是和六七名工友从新街口附近结伴而来。他刚从老家河南商丘到北京务工时,偶然溜达发现了这一“精神高地”。
“我也喜欢看电影,但买不起电影票,每天能看到这个,心里特别高兴。”王师傅说,在来北京前,他曾在重庆、四川等地打工,只有在春节回家时,才能狠狠地看看电视“过把瘾”。
听着人群中不时爆发出笑声,站在一旁的温中田也笑了。
“我刚开始放电影时,就想着让街坊邻居乐和乐和,但后来发现来观影的大部分人是外来务工人员,”温中田说,由于条件限制,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每天洗澡,他在放电影时常能闻到汗味、脚臭味。“我没有说过他们,他们在这里高高兴兴地看电影会觉得自己是有尊严的,在这个城市是有一席之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