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现场进行图文、音视频直播,人民网中、英、法、西、俄、阿文网络直播。蒙、藏、维、哈、朝文同步报道,网友还可以通过关注人民微博或“党员学习微平台”微信账号(微信号:cpcnews),了解讲话的相关内容。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现场独家网络直播|人民微博人民网法人微博、"党员学习微平台"微信账号关注
 
 

中印缅三国历任领导人友好之交

 

中印缅三国友好交往的瞬间

 

各界反响

专家解读


张洁:坚持“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郑重承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特色外交的历史成果。在中国崛起,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五项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五项原则, 是中国的一种自我规范,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的郑重承诺。强调五项原则,也是中国提出新的世界秩序的理论内核,作为世界大国,中国有责任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新理念和新思想,虽然基本精神没有变化,但是在内涵上应该做出更多的新发展。[详细]

沈丁立: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代在发展,国际法在演进。相应地,五项原则的精神不变,但其内涵则在不断发展。五项原则中的第一项,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当前日益全球化和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时代,主权的含义已经拓展,维护主权的绝对性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详细]

王林聪: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 答案就在"五项原则"基本精神中

首先,中国在坚持“五项原则”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这一原则,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环境。其次,中国弘扬“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与时俱进树立新理念,倡导“主权观”、“平等观”、“和平观”、“共赢观”和“发展观”,实现了从“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巨大飞跃,从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五项原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更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详细]

熊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益获得广泛认同

和平共处原则首先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交往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政策思想。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和平共处和相互包容,只要各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制度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历史遗留的争端都不会妨碍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详细]

网友声音


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放光芒

中印缅三国共同纪念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其意义深远而又重大。共同纪念这个日子,就是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持续张力,绽放出永久的魅力,继续为推动建立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新贡献。纪念这个日子,就是要坚持主权平等、实现合作共赢、谋求共同安全、维护公平正义和维护好人类的共同利益、倡导多极世界,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开辟美好未来。(网友:公震)

利人利己的“五项原则”彰显中华智慧

如此高规格的纪念一项外交原则的发表,不仅体现出中国对“和平战略”的高度重视,也是积极践行建设睦邻友好关系、和谐世界的直接体现,更用务实的行动、先进的理念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决心,彰显了促进共同发展的高远智慧。(网友:牛沐钟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智造历久弥香

国与过之间的外交,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的是尊重、平等、互利,这是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没有尊重就没有和平,没有平等就没有互利。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摒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势必会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国将不国;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让世界和平,才能让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历久弥香。(网友:老兵808)

60年岁月流转让五项原则“弥久醇香”

60年岁月流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家才能走向富强,世界才能更加安定美好,这更加证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科学的、合理的。这坛由中国人民酿制,全世界人民共同保存的和平“美酒”,必将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弥久醇香”。(网友:流年碎影00)

媒体报道


网友热议

 

本网直播习近平主席重要演讲回顾

 

背景资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首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首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多次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愿意在和平、互利及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
  1954年4月29日,中国与印度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以此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详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的恒久指引

  五项原则泽被中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帮助中国妥善地处理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有力推动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赢得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赞同和拥护;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树立了非常正面的形象,推动中国深度融入世界。
  五项原则利及世界
  经历60载风雨洗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五项原则对维护各国主权,特别是弱小国家的主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项原则生机盎然
  中共十八大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后,中国外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时期里,中国依然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正以更多新理念、新举措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正因如此,五项原则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年多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这一理念,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与国关系的新认识,也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同世界并肩前行、携手共进的坚强信念。[详细]

共同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内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