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 隽
2014年06月20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赵春青绘 |
阅读提示
“朋友圈”是一个网络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人际间的支持,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但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朋友圈”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不拒绝,不依赖,这或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网上的熟人社会
情感的交流平台
●在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陌生人社会,人与人的距离拉大,孤独感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来自“熟人”的慰藉。“朋友圈”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
沈晴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那个小红点是否又亮起来了。每天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再刷一遍“朋友圈”。
就连沈晴自己也说不清这个习惯养成了多久,但它已经好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成了一种完全自然的需求。
沈晴是北京一家电台的主持人,每天她的直播节目结束时已过午夜,次日醒来时已日上三竿。跟亲人、友人有着明显时差的作息,让她视“朋友圈”为宝。
“我每天起床,看看朋友们在‘圈子’里转发的各种信息,对当天的新闻热点就能知道个大概。我的时间跟朋友们不太合拍,聚会参加得不多,看看他们晒的照片、发的帖子,感觉彼此的距离并不遥远,自己也好像参与了他们的生活。”
点赞、评论、发感想,看看朋友们的回复,这样一番互动,让沈晴觉得很亲切。“虽然多是只言片语,但也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内心。因为有些话见面聊天时不好说,反而用文字表达起来更轻松。”
刷朋友圈就像是一种“瘾”,在人群中蔓延。
近日,有网友写的“中国式WiFi焦虑症”令人感慨。这位网友跟团去国外旅游,发现“全团游客都不同程度患有WiFi依赖。每到一地,总是先问“这里有WiFi吗?密码是多少?”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都不重要,有没有WiFi才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把吃的、玩的、看的东西拍成照片,上传到朋友圈,然后埋头对着手机写下格言,等着朋友们点赞、评论。”
从手机依赖到WiFi依赖,“朋友圈”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为何离不开“朋友圈”?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俊秀说:“‘朋友圈’是一个网络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人际间的支持,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
王俊秀认为,在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我们的熟人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大,彼此的交流受到一定阻隔,人的孤独感增强,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也会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来自“熟人”的慰藉,“朋友圈”正扮演着熟人角色。
当“朋友圈”创造了一个活跃而熟悉的群体时,“孤独”会促使人一遍一遍地刷屏,就是想看看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干什么。在点赞和评论的过程中,与朋友产生交流,让自己觉得与朋友、熟人更加贴近,并且在阅读这些评论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的陶醉。
王俊秀说,人们会把别人当作镜子。“朋友圈”也具有“镜子”的功能,在这里能够看到别人的生活、思想,通过了解、对比来矫正自己。而且“朋友圈”将虚拟社交圈和现实社交圈相融合,能给人私密的安全感,人们还享有选择开放或者封闭的自由。“这些也许就是很多人不愿离开这个圈子的另一个原因。”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