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在战火与苦难中寻找希望

赴阿富汗特派记者 杨 迅

2014年05月16日08: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故事 4

汉语老师约瑟夫:期待和平来临,学生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

约瑟夫2009年进入喀布尔大学中文系学习,2010年9月获得中国国家汉办奖学金,在太原理工大学学习了4个学期的汉语。2013年3月起,约瑟夫留在喀布尔大学成为了一名汉语老师。约瑟夫说,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向阿富汗提供帮助和支持,选择做汉语老师一方面是出于对汉语的兴趣, 另一方面是想为增强两国之间的友谊做点事。

阿富汗经过了3个黑暗的战争时代,人民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挣扎,每个人都感觉疲惫。塔利班统治时期,我和家人移居伊朗,2002年回国后不断看到爆炸与袭击、流血与眼泪、分离与死亡,心里十分难受。

即便这样,我还是对阿富汗的未来抱有希望。一个持续多年战争的国家不可能突然一下子一切顺遂起来。阿富汗这些年发展缓慢,但我和身边的朋友还是看好我们的未来。这次阿富汗大选就是最好的证明。之前,全世界都担心大选的参与度不高,但是民众用行动改变了世界的看法,也让人看到了希望。阿富汗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改变。为了实现和平与发展,每一个阿富汗人都有责任。

在阿富汗,懂汉语的人很少,但汉语在阿富汗国内的热度一直在提升。我授课的班上大约有60名学生,学习汉语的原因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是出于兴趣,还有一些学生相信,学习汉语将来找工作容易一些。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每天和为理想奋斗的年轻人在一起,可以学会很多事情,也不断让我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学生无论从前曾经历何种苦难和挫折,在课堂上都带着美好的憧憬,在努力地学习。

如今,喀大中文系已经毕业了三届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找到了工作,且多和汉语有关。我相信,当阿富汗迎来和平的时候,学生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他们会找到能施展才华的更大更好的舞台。

故事 5

红十字会阿富汗代表处传播主管杰西卡:世界没有将阿富汗遗忘

经过多番联系,记者见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阿富汗代表处传播主管杰西卡女士。喀布尔春寒料峭,她的笑容却让人感到温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从1979年开始帮助阿富汗人民,1987年开始在喀布尔设立代表处,主要工作包括支持医院运转、提供药品、训练医护人员、改善医院设施,从而为战争中的伤员提供救助。

13年来,阿富汗战争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痛苦。大量民众因战争失去部分肢体,身体残疾,内心受到的伤害更是难以言说。1988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假肢康复中心,为受伤百姓免费提供并更换假肢,并进行职业培训,帮助残疾人重新回到社会。此外,委员会还要监督和确保《日内瓦公约》在战场上的执行情况,借此保护平民,告知他们拥有的相关权利。如果平民因为战争不得不迁移到新地方,委员会还会为他们提供食品和板房等,帮助他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过去的30年里,各种苦难在阿富汗交替上演,时至今日仍不知战争何时可以结束。一些阿富汗人的生活非常窘迫,贫困、恐慌交错,不能工作,不能种地,很多孩子因为学校被毁而无法正常上学。如何终结这些灾难?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光凭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问题还需要由这个国家的民众自己来解决,应该把决策权留给他们。

这些年,世界并没有将阿富汗遗忘。各方还应该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后记

“美好的国家”,何时不再是奢望

在喀布尔采访时,路边停靠的巴士上贴着这样的标语:阿富汗是一个美好的国家。

看到记者凝神注视着这句标语,接送的出租车司机哈米迪说:“那是我们的心愿,希望阿富汗停止战乱,拥有和平与安宁。”哈米迪的期盼代表着大多数阿富汗民众的心声。在阿富汗采访的这一周时间里,几乎每位受访者都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阿富汗,这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在外界眼中,与贫穷荒芜和烽火连天画上了等号。在前往阿富汗的飞机上,记者看到首都喀布尔以外横亘着大片的荒山,难觅绿洲和河流。从苏联入侵到塔利班执政,再到2001年后北约驻军,阿富汗的历史似乎总与战乱相连,令人扼腕叹息。

战乱不断的阿富汗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棋子,地缘位置十分重要,至今仍备受重视。2014年对于阿富汗而言意义非比寻常:4月开始的总统大选是自2001年阿富汗重建以来的第一次权力交接,几个月后,阿富汗将迎来一位新总统,组建新政府。此外,按照计划,北约将于今年年底前撤出阿富汗。然而,备受关注的阿美《双边安全协议》依然悬而未决,在严峻的局势下,阿富汗的未来依然充满变数。

追求和平与幸福,是国家的渴望,也是民众的心愿,这一切应该如何实现?阿富汗亟须从政治、安全和经济三个方面实现平稳过渡。

政治方面,阿富汗独立选举委员会4月26日晚公布了总统大选首轮投票的初步计票结果。两位领跑的总统候选人阿卜杜拉和艾哈迈德扎伊均未能在第一轮投票中直接胜选,大选进入第二轮已成定局。当前阿富汗国内政治力量众多,利益诉求各异,在大选结果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各方力量有可能加强政治博弈。此间舆论期待各方能够达成共识,为推动阿富汗的平稳过渡打下坚实基础。新政府组建后,需要努力推动阿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和解进程,同时通过积极沟通,缓解塔利班的种种猜疑与顾虑,促使其尽快加入与政府的谈判。

安全方面,阿政府在大选前夕,通过严防死守基本保证了投票日的安宁,但塔利班很有可能在大选之后发动攻势,利用政府的安全漏洞和松懈情绪,制造大规模袭击。阿富汗新政府也应严防北约撤军之后可能出现的“安全真空”,加强国民安全部队的训练。阿富汗也期待阿美《双边安全协议》的签署,以尽快确定后2014时期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规模和相关权利。多位学者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协议的签署符合双方利益,美国可以利用阿富汗的平台向周边进一步扩展影响力,阿富汗新政府也可以继续从美国获取军事援助和资金支持,并借美国的力量维护局势稳定。

经济方面,阿富汗自身财力有限,很多方面的发展仍严重依赖国际社会的援助。因此,新政府亟须在重建的过程中强化经济的独立性,减少对于外界的依赖度。同时,还应努力解决贫富悬殊、教育落后和就业困难等民生问题,切实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重建民众对国家的信心。

除了阿富汗国内的努力,国际社会也需要切实加强对阿富汗的帮助。在当前背景下,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无私援助更能推动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与发展。

阿富汗局势复杂,前景变数丛生,难以预测。但无论结果如何,各方力量都应该尽力通过对话化解分歧,改善战火蔓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现状。毕竟,每一个阿富汗人都渴望和平与幸福,他们的诉求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并早日变成现实。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6日 23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