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9日07: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可怀疑的中国力量
2005年,马丁·雅克在《卫报》一篇评论中这样回顾1978年:1978年的尝试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使世界重心东移,权力不再只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
也是从1978这一年,《时代》开始以一种新的姿态和笔触来审视中国,当然,这种审视,依然充满质疑和忧虑。
在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的文章序言中,记者第一次用一种毫不吝于赞美的句式开场:“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同时,面对那些迅疾的变化,《时代》也感到疑惑:西方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民族可以这么迅速地颠覆了自己?“这就像让一艘航空母舰在一枚硬币上掉头”。
事实是解惑的良药。2005年6月,《时代》刊出一组长达20多个页码、名为《中国的新革命》专题报道,以中国崛起为主线,从中美之间日益繁密的关系、中国社会的变化、美国大企业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全面解读了中国的经济、社会、人权等现状。
在一张充满波普艺术风格的画像上,毛泽东身穿布满“LV”标识的中山装,散发出强烈的光芒,这是《时代》的隐喻,也是对中国这场新革命的西方式解读。
探索与世界相处之道
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时代》周刊对中国的关注并未减少。1997-2009年,《时代》周刊所做的,是浓墨重彩,多维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其亚洲版更是对中国保持了高度的政治关注。
2002年4月22日,胡锦涛登上《时代》亚洲版封面,他微笑着挥手致意,下面的大字标题是《开始认识胡》。
胡锦涛治下的中国反映在2007年的《时代》报道上。2007年,《中国:一个王朝的黎明》的封面以长城和喷薄而出的红日为背景,“当美国身陷伊拉克战争无法脱身时,一个新的超级权力已经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时代》封面的寥寥数语,显示美国对于中国的担忧随着自身的乏力而日渐强烈。
同年,胡锦涛成为年度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世界银行前行长佐立克评价,一方面,胡锦涛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胡锦涛申明中国未来必须恪守“和平崛起”的原则,即一边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一边要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008年,胡锦涛再度入选年度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之一。基辛格在文中说,胡锦涛在延续共产党领导传统的同时,又揭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试图把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适用在国际关系的范畴。
而如今,习近平执政以来在国际事务当中,包括外交事务当中所采取的一些行动,进一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不可否认的是,《时代》的讲述始终建立在西方语境的基调之上。透过这些叙述,我们看到的一切,皆可被概括为一个现象:世界在变,中国在变。
时间在延续,类似的熟悉或完全陌生的故事仍将发生。中国的人物或事件,将以何种面目再度出现在《时代》乃至其他杂志的封面上,只有时间能作出回答。(记者 杨子岩)
相关新闻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