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海南老人回忆:送船桨给总理前“我想了整整一夜”

2014年04月25日09:17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原标题:送船桨给总理前“我想了整整一夜”

对话送桨渔民

为什么是他

去见总理?

成都商报:送桨那天的电视您看了吗?

黄宏远:看了,我老伴儿抱着孙子和我一起看的。她边看边对孙子说,你看,阿公现在高级了哦。(笑)

成都商报:当时您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黄宏远:总理问我,你多大了,我说71了,总理你呢?59了,总理说,你还是大哥。我送桨给总理后,说了一番话,总理鼓掌,对我说“好啊,好啊”。

成都商报:您怎么想到要送桨给总理?

黄宏远:镇里让我去见总理,我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什么贡献,就想说把这个桨送给总理行不行。这个桨我挂在家里,看着就想起我小小年纪开始打鱼,希望也让总理有个纪念,表达我们的心意。

成都商报:为什么让您去见总理?

黄宏远:镇上推选了18个老人,只有我一个人打了满分。

成都商报:您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黄宏远:可以吧。在场的人问我会不会讲普通话,我说普通话也行,海南话也行。我觉得我讲普通话比海南话好。领导听了都说,好好好,就选这个老黄。

送桨背后

保卫红树林 让我们放下双桨

曾经

渔网密密麻麻 “一天要砍好多树”

随着打鱼工具的改进,红树林的渔业越发兴旺发达,单是边海村就有700多人,八成以上都靠打鱼为生。山尾头村40岁的陈姓村民记得,他开始打鱼时,已经开始用渔网,开始只有十来米宽,后来发展到二三十米,渔网的网眼也越来越小,小一点的鱼大多也不用手钓了。一眼望去,东寨港里密密麻麻全是渔网。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陈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捕鱼对红树林的伤害主要是生态方面的破坏。“网眼小,捕到的小鱼就多,鱼类就不能生长繁衍。”陈伟说,再到后来,出现的火车笼式渔网(网呈竹节状),“连鱼苗都不剩。”

红树林的海鲜美名远播,也吸引了其他村镇的人前来打鱼。为了打到最多的鱼,一些村民甚至使用电鱼工具,那些长长的像铁杆一样的家伙往水里一放,不一会儿就翻出一大片白花花的鱼来。

红树林里除了鱼,还有螃蟹。螃蟹最爱在红树林底下挖洞,一棵树下一般就一只,两三个小时能抓十来只。黄宏远说,因为林子太密,必须得砍掉一些根才能进得去,手伸不进的地方也得砍,“有洞就砍,一天要砍好多树”。

刮台风的时候,渔民们把船拴在红树林,风一刮船就往林里面撞,一撞就是一片,“把红树林拉断的情况也不少”。这里的红树林皮是黑黑的,但皮被剥掉,就显出红色的肉来,就像人被磕破皮出了血。“所以才叫做红树林吧。”黄宏远说。

现在

退塘还林 “只剩一半人还在打鱼”

在边海村临海处,是一片片虾塘,一个个蓄水的方格连绵不绝,足有两三百亩,黄宏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里原来是村里最大的一片红树林。

相关资料显示,1975年冬,海南农垦投入巨资,组织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5个县23个农场的近万名职工,在演丰镇周边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围海造田工程。这场对1.1万亩红树林滩涂地进行的造田大会战,最终造出8300亩新田洋。

“那时候砍红树林,村民都去参加,砍了谁要就拿回家烧火。”黄宏远说,当时从红树林的这头看到那头,只能看见一个个指尖大的人在蠕动,而脚下倒地的红树,最大的有大碗口那么粗。然而,海滩变良田的目标没能实现。因为土壤盐碱性大,这片滩涂之后改种椰子,号称“万亩椰林”。之后,由于不适合种植,又变成“万亩海水养殖塘”。

黄宏远没有赶上虾塘兴旺日子。20世纪末,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开始受到关注,林子里开始不让打鱼了,只能去外海。后来,黄宏远也放下了船桨,进了造船厂给年轻人造渔船。从用桨划的帆船到烧油的机船,随着老一辈渔民的退出,和打工浪潮的兴起,这里的渔业慢慢褪去当年的光辉。“现在村子里只有两百来人的,顶多只有一半人还在打鱼。”黄宏远说。

在东寨港出海口的海岸边,有一片颜色稍浅的红树林,村民说,那是他们种下的新树种。这两年,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有所加大。目前,保护区内58家咸水鸭养殖场均已搬迁,2439.5亩现存养殖塘正在实施退塘还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