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6日08: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去年9月,厦门市海沧区启用公共自行车系统。两个月后,与公共自行车系统兼容的公务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行。海沧区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外出,如无特殊情况,3公里内一律骑行或步行。图一为居民借用公共自行车出行。 |
![]() |
图二 |
核心阅读
在城区不断扩大、汽车日益普及的城市,作为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公共自行车应运而生,已陆续进入全国近百座城市。这些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大都采取政府主导推动、企业运营维护的模式。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便民惠民工程,公共自行车是如何运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方的公共自行车为何渐成“鸡肋”?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山东青州、湖北武汉、宁夏银川、河南永城等地采访。
青州市投8000辆公共自行车设212公里专用绿道
政府买服务,1小时内骑用免费
记者 潘俊强
4月4日早上8点,在山东省青州市市区,家住盛世东方小区的医生唐莹走向小区门口旁的公共自行车停放处,刷卡、提车,骑上公共自行车到离家大约2公里的益都中心医院上班。大约2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她将自行车推到医院门口的公共自行车停放处,刷卡还车,从车篮里拿出自己的挎包,就到医院上班了。期间,借还车全部自助刷卡,借还时间加起来不到20秒,十分方便。
据青州凯程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副总经理胡智剑介绍,青州市区人口大约30万人,这橙白相间的公共自行车每天骑行量达5万多人次。
为了方便市民,青州市自2010年9月起,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在市区内设置自行车站点528个,有8000辆自行车“服役”,还有2000辆自行车作为备用。“因为8000辆自行车每天平均要周转六七次,隔一段时间会换下一批来保养维修,每个月大约保养维修四五百辆。”胡智剑说,整个市区的公共自行车及站点由不到100人的团队在维持运行,有保洁员、调度员等。
据了解,所有公共自行车站点都是按照便民、人流量大的原则建设的。不过,如果车桩已经停满了自行车咋办?“不必担心,我们的智能系统能看到每个停车点的用车情况,调度员会及时地开着运输车将自行车再分配到车辆较少的站点。”胡智剑说。有时候晚上太晚,有的市民骑自行车回家,到小区门口发现离家最近的站点车桩已满,可打电话向热线反映情况,在记录下市民的卡号、姓名后,允许市民将自行车临时停放到家中,产生的租车费用将由公司再补回市民卡上。
骑行的费用怎么算呢?胡智剑告诉记者,个人骑用公共自行车,1小时以内免费,1小时至2小时以内收费1元,2小时以上每小时收费2元,每天封顶收费10元。唐莹告诉记者,骑车临近一小时时,将自行车还到就近站点,重借一辆就可以,何况以青州城区的规模,要骑行1小时以上的路程并不多。那为什么还要设置收费呢?青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周宏介绍说,有时间限制和费用限制可以督促市民及时还自行车,提高自行车的周转效率。
据周宏说,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每年会给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3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为的就是让这公共自行车姓“公益”,这样市民才更愿意骑自行车出行,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老百姓“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鼓励市民骑行公共自行车,进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车公交网络,青州还专门建立了与机动车道隔离的公共自行车绿道212.62公里,充分保障骑行市民的安全。
永城市用物联网技术对公共自行车调度监管
融入大公交,1年借还340万辆次
记者 任胜利
4月8日一早,河南永城市民练奥来到人民广场南侧一排橙黄色自行车前,将借车卡放在刷卡区后按语音提示取车、上路。5分钟后,她来到百花街站点刷卡、还车,没有交纳任何费用。
2013年1月28日永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运行,900辆自行车在新城区55个站点投放。市民办张借车卡就可以在2小时内免费使用,多次借还计时不累计。
自行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车身是铝合金材料,骑行相当轻便,实心轮胎不用担心半路抛锚,车座还可以调节。
在站点旁的信息显示屏上,刷卡即可看到所有站点的位置、车辆数量、空位情况。现在,已有18890多位市民办卡,累计借还车辆340万车次。
在公共自行车调度中心,记者看到这套采用最新物联网控制技术的实时调度系统,55个站点24小时无人值守,坐在电脑前就可以清晰地检测到每个站点的车辆运行情况。
“后台系统监控实时数据由5种不同的颜色标示。其中绿色代表正常;红色代表站点里的车多于16辆,工作人员会立即前往搬走几辆,以防有人没地方停车;深红色代表满桩,需要巡检优先解决;淡蓝色表示站点里的车少于4辆,就要立即补充,以防有人用却没车;深蓝色表示所有站点车辆已借完,必须立即补充车辆。”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李秀荣告诉记者。
由于借车完全免费,如何避免车辆被部分市民长期霸占?
对于记者的疑虑,永城市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关锋介绍说:“设置2个小时内借用免费,超时每小时收取一元钱,可以防止市民过分占用公共资源,提高自行车使用率。”客观上,一个小时之内骑车基本可以到达市区的任意地方。
在正式推出前,永城市经过多次讨论、听证、民意调查,决定财政投资购买企业的设备和服务,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一年付给车辆企业115万元,分五年付清。
经营期间由车企负责整体维护,由政府部门对企业进行考核,合同到期之后,设备、系统的所有权属于政府。只要不是人为破坏,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免费维修。截至目前,还没有接到一起自行车丢失或被故意毁损的报告。
“这是政府的公益行为,我们只考虑便民,不为赚钱,让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锋说。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