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倾听·行进中的基层回声:公共自行车 能够“骑”多远

2014年04月16日08: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银川市投放1000辆自行车试运行至今免费

管理有疏漏,1年损失近200辆

记者 周志忠 朱 磊

“正在取车,请稍后。操作完毕,请取卡。”4月5日,银川市正源街万达广场边的封闭式智能公共自行车亭,家住唐徕小区的陈先生正在从取车口取车。

2012年下半年,宁夏银川市开始实施公共自行车项目。市政府投入600万元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兴庆区、金凤区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系统。2013年4月,第一批50个车亭、1000辆公共自行车投放到位,为市民办理了13000余张租赁卡。银川市本地居民凭本人二代身份证件及复印件或户口本及复印件到本市邮政储蓄网点填写申请表及租赁协议,缴纳50元预付租赁费后即可成功办理。非本市户口居民办理租赁卡的手续与本市居民相同,但在50元预付租车费之外再需缴纳200元押金。

银川市市政管理处生产科副科长王海涛介绍:“政府本着‘随租随用,用后速还,信用保证,限时免费,连租连免,通租通还,损坏赔偿,便民安全’的便民原则投入公共自行车试运行,去年使用高峰每天达2000余次。车子是全铝车身,总重量仅7公斤。车胎也采用真空网状带,免充气不怕扎,市民比较认可。”

记者在几处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方,都看到了市民使用公租自行车的情形。

市政府颁布的《公共自行车使用和管理办法》对“收费标准”的规定是:“公共自行车实行1小时之内免租费使用,超1小时(含1小时)每小时收费为1元,计费标准以此类推,每12小时最高收费10元。超过12小时不还车记一次不良记录,用户有3次不良记录将取消其租用公共自行车权利。”

不过,热热闹闹的公租自行车背后,也有着不和谐的因素。“截至今年3月底的统计数据,仅丢失、损毁的公共自行车就有近200辆。这种现象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王海涛说。

不过,记者了解到,政府考虑低碳出行是方向,所以试运行至今一直免收租赁费。而免收费用,并没有让一些市民爱护公租自行车。

银川市建设局城乡建设处高洁解释说:“由于使用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管理上还存在疏漏,比如损毁后如何定赔,如何及时发现车辆损坏,如何解决争议等问题都存在,这使低碳出行遭遇尴尬。”此外,公租自行车如何实现自负盈亏,避免总是财政买单,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王海涛提出一点建议:承担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的项目运行单位可通过车亭做商业广告等方式改善经营状况,解决入不敷出的问题。

据了解,银川市今年将投资300万元开展二期工程,新建40个车亭和引进锁柱式公共自行车存放点。届时,可为市民提供总计2000辆公共自行车。

我国首推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武汉

企业称亏本,运营4年陷瘫痪

记者 杨 宁

4月15日下午,在武汉市京汉大道与大智路交叉口的公共自行车租借点,工作人员驻守的站点岗亭已经变成了一个售卖冰棍饮料的小卖部,旁边的停车点也只有一辆自行车(见图二)。在武汉的大街上,偶尔能看到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且各个站点的自行车大都十分破旧,使用非常不方便。

2009年,武汉市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大规模铺开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号称当时中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免费自行车服务的城市。据透露,该项目已累计投入3亿元,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上千个站点,投入10万辆自行车,当时有上百万市民办理租车卡。

项目推行最初,武汉市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了“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配置车辆,政府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投入。

据介绍,2009年4月28日,由武汉鑫飞达集团旗下子公司武汉鑫飞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了武汉便民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该项目是国内唯一由企业投资建设,采用自主研发、具有行业领先性和全国唯一性的智能租还车服务,实行市民免费骑行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系统,是武汉市绿色共享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连续四年纳入武汉市“十件实事”,并荣获国家级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同时被授予“湖北省低碳交通推广基地”。

尽管如此,由于后期管理脱节,部分市民不够爱惜,武汉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最终骑到“十字路口”。鑫飞达集团副总经理郑世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现已无力继续,面临瘫痪我们也没办法”。

调查发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监管存在明显缺陷。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两年前,就屡屡有媒体曝光自行车站点“太多坏车”“无车可租”等问题,但相关部门未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

日前,武汉市政府对外表示可能会改变公共自行车管理模式,由市公交集团从民营企业手中接手该项目进行管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6日 14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