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拖延IMF改革 美国遭“最后通牒”

IMF决策机构表示,如果改革方案今年底前未能生效,将讨论改革替代方案

驻美国记者 吴成良

2014年04月14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作用和影响力日益上升

今年是IMF和世界银行成立70周年。1944年夏天,几十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中确立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早已分崩离析,只有世界银行和IMF继续存在。2010年IMF改革方案是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增强其作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重要机构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举措。这一改革如果完成,中国在IMF的份额将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拉加德12日在“IMF70周年回顾与展望”的研讨会上说,70年来IMF的使命未变,但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目前主要专注于3件事:向遭遇危机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贷款,提供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以及全球经济与金融监测。她也敦促美国尽快批准IMF改革方案,“我希望它很快发生”。

拉加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是IMF的重要成员国,是IMF最大股东之一。无论在IMF的管理和资金支持方面,还是政策建议方面,中国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积极。她说,这是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也与中国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符。

IMF秘书长林建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仍然对2010年改革方案抱有信心,在今年内美国国会可能会通过,因为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林建海说,中国在IMF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上升。中国籍雇员人数增长很快,3年前还只有50位左右,现在接近130位,特别是IMF近年来聘用的年轻经济学家中,中国籍的比重很大。

在本次春季会议上,中国经济是热议话题。林建海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规模越来越大,在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所以,大家十分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中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林建海说:“与会者对中国经济调整是了解的,大家认为这种调整是合理的、及时的,也是明智的。”

(人民网华盛顿4月13日电) 

>> 点 评

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货币选择、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金融危机救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IMF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美国一家独大,对IMF的重大决定拥有一票否决权;二是发展中国家被集体忽略,在IMF决策机制中缺少话语权,根本利益得不到保护。

IMF治理结构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公信力,使其代表性、合法性、公正性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美国国会迟迟不批准2010年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表面上看,这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两党尖锐对立、高度分裂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在这一理由背后,却是美国为了维护美元垄断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具有高超、审慎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过去30多年里不仅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一次又一次有效抵御了金融危机冲击。落实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无论对IMF还是对国际金融稳定都是一桩幸事。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4日 03 版)

上一页
(责编:常雪梅、高雷)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