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污染源从何而来?
对于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来说,水污染极其敏感。公众不禁追问:此次兰州自来水苯超标污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污染源在哪里?“罪魁祸首”的苯从何而来?这些苯污染物,又是如何汇入自来水厂的呢?
据介绍,苯是一种中度毒性的物质,容易致癌,比较难溶于水。对自来水中的苯污染处理方法是投活性炭吸附,必须找到污染源后才能彻底消除。
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姚昕介绍说:“目前污染源已经很明确了,检测出苯超标的自流沟,是连接公司自来水一分厂至二分厂之间的自流沟。”
此次事发的自流沟长约3公里,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全程封闭且沿途没有排污口。苯污染发生后,威立雅公司切断了检出苯超标的自流沟。
今天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通报称,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据水厂分析可能是化工厂污染自流沟造成”。
官方初步检测,此次受油污染的管线长约500米。此次苯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时候的油?现在的油还是以前的油?更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苯污染到底发生多少天了。
距离上一次全面检测,即今年3月初自来水异味事件后检测结果没有超标仅过了一个月。否则,对这个疑问的追问将没有答案。
今天下午的兰州市政府有关此次事故的原因分析会上,这起自来水苯超标污染事件的原因被初步认定为因“换季过程中的热涨冷缩引起的(管道破裂)”。
“这么大的味道,这么多的油渗进来,肯定有裂缝。”一位专家说。
更详细的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三问:为何屡次出现问题,都不能彻底解决?
苯超标的事实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是怎样被发现的?此次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出自来水苯超标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还是一次及时的预警?
兰州人很自然地将此次自来水污染大事件与3月初自来水异味事件联系起来,毕竟这两次自来水出事间隔才只有一个月。
“谁在监管这个关系百万人民身体健康的企业?”“为何屡次出现问题,都不能彻底解决?”“到底谁该为此事件负责?”“ 水污染给人民造成的严重损失及由此引起的后果又由谁来买单?”……在网上,兰州市民纷纷要求兰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事件作出合理解释,给出事实真相。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3月6日,网曝兰州多地自来水出现刺鼻异味。兰州市相关部门通过采取一系列降低氨氮含量的措施,自来水异味逐渐变淡,到11日,异味基本消失。
然而,供水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在事件初期的应对就引起过争议。
当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事件真相。直到第二天下午,兰州官方微博“微博兰州”才发布了第一条官方回应信息。此时,距网民开始反映情况已经超过30个小时。两天后,兰州市政府宣布将每天公布自来水水质监测数据。
尽管日后的监测数据显示水质安全,但市民依然感觉自来水有异味,加上对信息公布迟缓的不满,许多市民对监测结果表示质疑。而在此间,威立雅水务集团则回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请求。
在今天下午的有关此次事故的原因分析会上,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当场质问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董事长姚昕:“这都是教训,这样(重要的)管子,怎么能半年检测一次?你们省材料也不能这么省!”
而姚昕当面坦承:“以前判断有无污染仅靠水表面有没有油花。”
此次,到底谁该为兰州水污染事件负责?再次成为人们质疑的焦点。更令公众感到恐慌的是,此次兰州市自来水苯污染程度如何?目前尚无准确数据。(张鹏 马富春 孙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