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雪青
2014年04月10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强主持思政课实践教学讲座。 |
又是一年清明。几十名年轻人不约而同从江苏各地来到盐城,聚拢在一所陵园内靠围墙最东面的一座墓碑前,点上香烛、献上鲜花,寄托哀思。长眠在这里的,是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的70后教授王强。
他从上班首日到病重辞世,一直未离开过钟爱的教育事业和研究领域。家中书桌上的日历始终停留在2012年9月8日这一页,一边放着他的著作……
“学术追求是我人生的精神支柱”
2012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正式公布,盐城师范学院教师王强申报的《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获得一等奖,可惜斯人已不在。
翻开这本书,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掩藏深思,百感交集。回想一年来抗争病魔的艰辛历程,学术追求和情义的力量是我勇跨人生关口的精神支柱……”
“学术研究是他最大的兴趣。”在妻子孙卫芳的记忆中,大学同学王强最初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源于每次上《中国革命史》的课间,他总跑到讲台边与老师讨论问题;课后时常泡在图书馆看典籍、阅史料。
2008年,学院申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38岁的王强踌躇满志,和同事精心做着申报准备。在几次出血不止后,他被催促着去医院做检查。11月,检查结果出来,却是晴天霹雳:直肠癌晚期。王强安慰家人说:“我年纪轻轻就得了这病,很不幸,但也是好事。这样我可以排除干扰,安心做自己的事。”
当年12月,王强在盐城做了手术,接着又到南京化疗。病床上,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看书写作。孙卫芳拗不过他,把电脑搬进了病房,帮他将手稿录入电脑。江苏省肿瘤医院负责治疗王强的主治医生说,“他的病房里几乎所有空间都让电脑、书籍和纸张占据了,像书房一样。”
癌症晚期的王强坚持不用杜冷丁、吗啡等缓解疼痛的药物。他说:“常用这些药会影响思维,我要争取把书写完。”有时疼得受不了,他就蹲在地上写,可以“分散注意力,少疼点”。“有些亲戚朋友劝他不要看书写作了。我了解他,从不这样劝他。在他心里,科研是第二个儿子,更是他能坚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孙卫芳说。
在生命的最后4年里,王强忍着病痛,先后阅读了200多部党史和政治理论书籍,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国内权威理论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出版专著《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他还每年指导7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一场不落地参加学生的答辩会。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