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时代先锋)

活着就要传承发展理论——追记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王强

记者 姚雪青

2014年04月10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普通院校更需有人来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

“贾老师,我还想写本书。如果我能活下去,我希望我们能合作;如果活不成,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这是王强临终前发出的最后一条短信。

短信的另一头,盐城师范学院教师贾后明看到后泣不成声。

在王强去世以后,贾后明和其他几位老师接过了他生前心心念念的国家课题和研究资料,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171页的初稿完成。

“因为王强研究做得好,我是冲着他来这所学校的。”贾后明介绍,王强的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对“劳资两利”政策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这也是一个相对冷门、不太容易产生重大成果的领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在王强家中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几百本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许多书中还夹着一些小纸片、贴着几张小纸条。写论文时为了寻找一句话的出处,他到处查资料。“他总说查证不到宁愿不用。”孙卫芳介绍,“家里4万多元的书籍,好多是辛苦淘来的。”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2006年,王强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启示》并成功获批。2008年6月,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政策、实践与经验研究(1921—1956)》。

“2011年,王强从第一次病危的昏迷中醒来,第一句话就对我讲,‘学科建设怎么样?我现在还有时间思考学科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每次回忆起这一幕都唏嘘不已,“我院地处苏北,曾是教育与学术的洼地。也有北京和南京的高校向王强抛来橄榄枝。他婉拒说,小院校更需要有人来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有一次,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志国请他帮忙修改博士论文,当王志国第二天打开电脑时,他惊呆了:邮箱里居然有三封修改建议稿,发信时间分别是早晨5点50分、6点39分、7点06分。

“我深爱着我们的党和我的理论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显得枯燥。但王强上课,教室里不时有掌声、笑声传来。我和其他老师很是惊讶:王强有什么秘诀?”王强生前同事、盐城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教师宋敏抱着好奇心去听他的课。

那天,王强在体育学院上《毛泽东思想概论》。他特意穿了一身运动服,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王强首先问:“毛泽东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很快有人说“游泳”。他又问:“毛泽东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什么?”课堂顿时安静下来,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体育之研究。“啊?毛泽东还研究过体育?”学生们来了兴趣……

“我上大学时数学很好,本想转系,但听了王强老师的课就改变了主意。”98届学生陈万宝回忆,在校期间,王强时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企业和农村,感受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从中寻找鲜活的教学案例。生病住院期间,他还向医护人员和病友讲解共产党党史。他说,“我深爱着我们的党和我的理论方向,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传承和发展它们。”

陈万宝毕业后来到洪泽湖一个渔民子弟学校当了政治课老师。由于条件艰苦,他感到迷茫和失落。王强鼓励他说,“创立马克思主义是艰辛的,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同样充满艰辛”。陈万宝把王强传授的讲课经验用在了教学实践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现在,陈万宝已在昆山创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党支部,并竞聘了“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公益性岗位,去年为500多名劳动者挽回了近6000万元的损失。

“王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信仰如铁。”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焦建俊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0日 06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