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只有18岁。
抗美援朝的一次激战后,他成了整个连里唯一的生者,睁开双眼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的双手双脚与左眼已永远失去。
……
那一天,村里全部8名党员齐刷刷举起了手。
25岁的他成了乡亲们的“带头人”,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没有手的他,用心把百姓的事情一件件做实,没有脚的他,带领百姓硬是走出一条脱贫新路。
……
朱彦夫,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传奇,但他说:“我这个条件只能是一个字:拼!为百姓,就是守住阵地!”
上阵
“胡闹!”一个清冷的早晨,张家泉村推选支书会议上,上级领导刘书记拍案而起,“咱有胳膊有腿的不去干,偏偏要一位特残功臣去替大伙儿挑这个担子!不行!绝对不行!”
“俺大叔是人民功臣,要说威信,他最高。这样的人当支书,俺服气!”
“他不吃老本还立新功,一门心思地给大伙办好事。”
……
大家讨论着,坐在一旁的朱彦夫早已百感交集。
上世纪50年代的张家泉村,笼罩在一片贫困之中。地处沂蒙山腹地,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山河依旧、贫困依旧,村民们仍连糊口的地瓜干都吃不饱。
饥饿的滋味,朱彦夫尤其能体会。10岁父亲去世,他跟在母亲背后要饭。14岁参军,他第一次穿上了鞋子和棉衣……
战争是残酷的磨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上百次战斗后,朱彦夫遍体鳞伤,断臂残肢的他也失去了作为健全人的权利。朱彦夫坦言,他曾想过轻生,但还是那句“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这个”给了他力量。
终于,本可以在荣军院里“养”一辈子的朱彦夫,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回到那个自己学会走路的地方。
自己吃饭、上假肢、刮胡子、划火柴……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对朱彦夫而言,件件都需要千锤百炼,他不断向正常人“靠拢”着。抱着“能给乡亲们记个工分也行”的念头,他还拿起一本《学习小字典》,自学文化知识。
学了文化让朱彦夫深感有文化是多么重要。于是,总琢磨着能为乡亲们办点事的他,把全部积蓄拿出来,托老战友买来了200多册书,在自家开了一间小图书馆。
刚开始几天新鲜,前来借书的人络绎不绝,但没几天就门庭冷落了,因为大多数乡亲们都不识字,怎么读书?
于是朱彦夫决定——办夜校,这想法立刻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支持。
从此以后,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雷打不动出现在距家2里多外的课堂上。
在这条路上,曾经摔得满身泥水,曾经倒在雪地里爬不起来,但他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为乡亲们做了件实事感到了深深的满足。
乡亲们感受到了,深深敬佩这位朱老师。在2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时期的中坚力量。
“我看这样吧,咱们就来个一锤定音,举手表决吧!”支书推选会议仍在进行,刘书记最终决定。
话音刚落,村里全部8名党员齐刷刷举起了手。
对党的决定从不皱眉头一下。朱彦夫站上了这班岗,一站就是整整25载……
冲锋
山里的冬天格外冷。那一天更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
村里所有的壮劳力都集中在了龙王庙旁,大家正在打村里的第一口井,这是要命的节骨眼儿,为了这口井,全村已经砸进去一半的家当。
出水了!出水了!
刚被抬回家的朱彦夫,一瘸一拐走进了泥水淋淋、近10米深的井下,不停挥动着残臂,指挥着大家。这个关口,身为“带头人”的他怎能放得下心。
好不容易换班时间到了,一阵忙活儿的朱彦夫想卸掉假肢休息一会儿,却发现怎么也卸不下来。
原来,打井溅起的泥水,加上腿上冒出的汗气,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
乡亲们流泪了。一位老人跑过来,抱起朱彦夫的双腿放在自己胸膛上,老泪纵横地说:“你回家不行吗?你坐在炕头上,我们来回跑,给你说巴说巴。求求你,听俺这一次。”
“要是真长到一块,我还求之不得呢。”朱彦夫笑着安慰老人。
擦干了眼泪,大家干劲更足了。
一口井,两口井,三口井……在朱彦夫的带领下,张家泉村彻底告别了大老远去别村打水、缺水灌溉的历史。
干过村支书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啥“活儿”。进得百家门,说得百家话,办得百家事,对正常人来说这都需要相当的体力,相当的付出,何况是朱彦夫这样特残的身体。
张家泉村,山多地少,看村子的全貌、勘察工程等,经常需要爬山。
朱彦夫爬山是真的“爬”,拄着拐杖走不动了,就干脆卸掉假肢,绑在脖上,跪着往上爬,而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他经常是在夜里偷偷地爬,有时下山干脆骨碌下来,鼻青脸肿、满身血印是家常便饭。
如果说朱彦夫充满干劲、不畏艰苦感召着乡亲们跟着他干,更让大家信服的则是他大胆的想法、超前的思维。
在山沟里刨食,张家泉村世世代代如此。地里几条大沟纵横,土地错落不堪,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填沟,但不是简单地填,是先用石头把沟蓬起来,水可以从下面流,上面垫土成田,与两边的农田相连,旱了能灌溉,涝了还能排洪。
说干就干,朱彦夫是军人个性。几条大沟终于填平,村里一下多出几十亩地,当年粮食产量一下增加了四分之一。
水有了、地有了、粮食有了,朱彦夫又开始想方设法让大伙儿收入多点,他号召成立了副业社,铁匠社、木工社、米皮社、馍馍社等;他还带着大家在山上种起了苹果树、花椒树,称这是给山“穿衣戴帽”,这在当时的山沟沟里,可都是新鲜事儿。
在朱彦夫的带领下,村里面貌翻天覆地,张家泉村在县里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通了电;人均收入实现了全镇第一……一个多年的落后村成了先进村,因为贫穷多年没娶进媳妇的小村庄一年就迎来了10个新娘。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 朱彦夫: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