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是对郭明义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激励,更是对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这令鞍山全市上下欢欣鼓舞、动力倍增。目前鞍山市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契机,迅速掀起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新高潮,进一步叫响“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品牌,共同汇聚起更多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为建设“五个鞍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鞍山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同时也是“当代雷锋”郭明义土生土长的地方。当2010年省委提出打造“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品牌时,鞍山市委就确立充分发挥“一座钢城、两代雷锋”的独有优势,在全市掀起“学习郭明义、争当郭明义”的热潮,将郭明义精神内化为党组织和党员的价值追求,外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使郭明义精神不但起源于鞍山,更深深扎根于鞍山。
■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已成为鞍山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发展之魂、城市之魂。鞍山人正在用行动证明,在这里不仅在党政机关、各级党组织、各行各业“天天都有活雷锋”,只要大家自己主观上愿意、客观上行动,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和“郭明义”。
雷锋与郭明义,都是在鞍山大地上成长起来、代表着时代精神高度的道德楷模。两代雷锋以其跨越时空的魅力,书写历史,辉映现实,让鞍山这座钢铁城市在神州大地上声名远播,熠熠闪光。
当2010年省委确立打造“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品牌时,作为拥有“一座钢城、两代雷锋”的鞍山市应该怎么做?鞍山市委的回答明确而坚定:要责无旁贷地起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把雷锋精神传承下来,发扬光大。自当年起,鞍山市委就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在全市深入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坚持把“跟着郭明义学雷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精心培育设计各具特色、群众欢迎的载体平台,不断丰富拓展“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活动内涵,推动“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全市形成人人学习郭明义、争做郭明义的浓厚氛围。
持续放大郭明义楷模效应
整合全市志愿服务资源,深入实施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推动“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鞍山作为老工业基地以及产业工人集聚的城市,有着产生先进模范人物的良好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在这座城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枝繁叶茂,一代又一代鞍山人、一个又一个爱心群体续写着一段又一段新的故事。雷锋和郭明义就是鞍山英模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为了持续放大雷锋、郭明义的楷模效应,进一步弘扬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团结和组织更多爱心之士投入到光荣的志愿服务中来,鞍山市委确立整合全市志愿服务资源,实施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并出台了《实施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实施意见》,此举标志着鞍山市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迈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鞍山市委实施的志愿服务 “百千万工程”,主要以项目化运行模式,解决志愿服务领域难点问题,重点支持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及公共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百”,就是在全市建立100个“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志愿者示范点。具体包括:建立20个社区志愿服务示范点,10个残疾人帮扶志愿服务示范点,10个公共文明引导示范点,10个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示范点,5个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示范点,5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示范点,5个市区爱心天使医疗帮扶志愿服务示范点,5个帮助弱势群众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示范点,5个义务支教志愿服务示范点,10个科技、科普志愿者下乡服务示范点,10个医疗志愿者下乡服务示范点,5个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示范点。
“千”,就是建立1000个“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志愿者帮扶对子。具体包括:常态化结对帮扶200名留守儿童,常态化结对帮扶400名空巢老人,常态化结对帮扶100名农民工,常态化结对帮扶50名生活困难的单身母亲,常态化结对帮扶10名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常态化结对帮扶2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家属,常态化结对帮扶20名生活困难的劳动模范。
“万”,就是培育1万名能够常态化 “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志愿者骨干。具体包括:培育3000名市(中、省)直机关党员志愿者骨干,培育2000名社区志愿者骨干,培育300名文化志愿者骨干,培育2000名工人志愿者骨干,培育1000名青年学生志愿者骨干,培育50名创城巡访志愿者骨干,培育100名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志愿者骨干,培育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骨干,培育300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骨干,培育500名妇女志愿者骨干,培育500名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骨干,培育200名科技志愿者骨干,培育100名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者骨干,培育200名艺术志愿者骨干,培育100名红十字急救员。
鞍山市委确定,到今年年底前,“百千万”工程的3个目标全面完成。
通过实施志愿服务 “百千万工程”,建立健全了鞍山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壮大了志愿者队伍,拓宽了志愿服务活动覆盖面。目前,全市已涌现出学习郭明义先进典型2000多个,命名的郭明义服务岗、先锋号和服务窗口1500余个。
今年2月13日,“德耀鞍山,情暖钢都”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隆重举行。通过播放短片、文艺演出、诗歌朗诵、颁授奖杯、致敬礼赞等形式,生动展示了新当选的11名道德模范、10名最美鞍山人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当中有 “村民心中最美的村官——田相斌”,“帮助无数需要者的清运工人——王振田”,“被群众称作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棍、弱势群体的知音,社区居民的好朋友的社区民警——张文振”等等。
这些“道德模范”、“最美鞍山人”,就是郭明义式的“好人”。鞍山,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英模辈出。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鞍山市先后有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人入选 “中国好人榜”,10人当选 “中国好人”;8人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4人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45人荣获“鞍山市道德模范”称号,他们用爱心、责任、奉献和担当树立起了道德的丰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