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主席刘慧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记者 苏保伟 摄
今日之中华大地,正呈现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磅礴之势。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宁夏,下一步改革发展向何处去?如何涉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3月11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主席刘慧在驻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刘慧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从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角度破题,科学回答了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宁夏作为”。
报告尊重规律,很有定力;深化改革,彰显魄力;调整转型,增强活力;改善民生,凝聚合力
记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得到代表们的热议,请您谈一谈对报告的理解和认识。
刘慧:通过认真学习总理的报告,我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查找问题精准到位,分析形势冷静深刻,目标任务鼓舞人心,是一个很接地气、令人信服、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是尊重规律,很有定力。一年来,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得当,应对有方更有效,体现了科学把控全局的智慧。二是深化改革,彰显魄力。国务院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最大红利,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当头炮”“马前卒”,多设“路标”,不设“路障”,真抓实干,不摆花架子,有担当,有魄力,凸显了革故鼎新的精神。三是调整转型,增强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一系列务实可行的调整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展现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四是改善民生,凝聚合力。坚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维护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了一大批顺应人民期待、回应人民期望的务实举措,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情怀。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坚定自信的战略定力、化险为夷的政治智慧、敏锐果敢的决策魄力、统筹全局的驾驭能力和执政为民的真挚情怀,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宁夏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只有以改革统领各项工作全局,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赶超发展
记者: 国家强调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面对西北内陆欠发达省区的区情,我们如何打造宁夏经济的“升级版”?
刘慧:改革是总理报告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有70多处,这充分说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宁夏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只有以改革统领各项工作全局,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赶超发展。
我区经济欠发达,表象上是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实质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产业层次低、能耗高的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紧紧围绕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个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方案,明确了主攻方向,进退并举,坚决调,果断转,依靠改革调整转型,推动宁夏经济升级。重点要做好“进”和“退”这两篇文章。进,就是要把科技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一批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企业集团,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上,发展葡萄、草畜、瓜菜园艺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县一业”特色,走“一特三高”之路;新型工业上,要做强煤电、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生态纺织三大特色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用科技手段提升化工、冶金、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现代服务业上,着力发展旅游、金融、物流和商贸四大重点,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退,就是要发挥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实行最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严格执行排放标准、能耗标准、安全标准,清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限制电解铝、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低层次扩张,淘汰焦炭、铁合金、电石等落后产能,分解细化节能降耗任务,今年计划减少220万吨标煤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