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特别的地方 特殊的春节

2014年02月11日09:16   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特别的地方 特殊的春节

一组温馨镜头

【十三点半】

“老杨所”杨学勇在整理他的法制讲稿。

牢头狱霸要打击,教育、感化、挽救在押人员则是更高层面的管教要求,我在看守所就采撷到这方面的几个温馨镜头。

镜头一:杨学勇原是派出所老所长,调到看守所十多年,大家尊称他杨所。2009年杨仕琨调到看守所当所长,来了真正的杨所,大家改口喊他老杨所。他以前负责未成年人监室,对未成年人犯罪很是放在心上。2005年他就兼任再思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后来又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委员,每学期都要到再思学校上五堂以上法制课。

镜头二:从巡视窗口看下去,4号监室靠厕所的铺位上,一老一少两个在押人员正在看同一本书。老的戴着毛线帽在书上指指点点,小的光着头听得认真。一起巡视的管教民警金传辉说,老的曾经是个中学老师,在辅导小的学数学。采访他们时,老的说:我刚进来时,王干的管教方式感化了我,我就慢慢地给里面的未成年人讲数学故事,现在凭他的进度,出去参加考试绝对是尖子。小的说:在王干的帮助下,我相当于找到一个专职辅导老师,四个多月时间就从七年级学到八年级的数据分析了。

他们说的王干是管教民警王宗权,当过老师,他探索的“学习监室”是很好的减压方式。

镜头三:狱医李文武九点十五分就给在押人员发完药。看守所是两个狱医轮流值班,李医生七点半就来到值班室查看头天值班狱医的巡诊记录,然后跟随交接班管教民警一间间监室挨着巡诊。一圈巡诊下来,密密麻麻记了一大本,数一数,有60多个拿药。李医生对照记录配好药后,再一一分发到患者手中。这位扎根看守所26年的老狱医,医治过的在押人员少说也有几十万人次,经验很丰富。一次,一个逃犯审讯时突然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被他一眼识穿,几年后那人离开看守所时执意要问个明白。李医生说,你吞把洗衣粉装死我都认不出来,还敢到看守所当狱医吗?

镜头四:看守所的“三砣石头”,揣在杨所和管教民警的心窝里,再冷再硬都捂热了。这三砣石头其实是父子三人,因为姓石,家庭贫穷,犯的事像石头一样愚蠢,抢劫杀人,所以称为“三砣石头”。一审判决,大石死刑,二石死缓,老石五年。尽管案情可恶,但看守所没有放弃他们,老石年老有病,老伴儿病在家中无人照料,他几次三番想一死了之。杨所把他安排在特殊监窒,把自己的被子拿给他盖,包室民警还给他打开水服药。对大石、二石,杨所也想办法调剂了被子衣服日用品。一审下来后,按规定给大石上脚镣,还安排了两名在押人员贴靠包夹,在他情绪低落时陪他说话开导他,管教民警也隔三差五找他谈话。大石想通了,在他影响下,整间监室都改造很好。

自由价更高

【十五点半】

外班通知内班放人。杨所说前几天,他们组织投劳28人。关在看守所的在押人员,都盼着早点判决,早点释放,早点下队。那释放的,喜悦之情自不必说;那下队的有何期盼?杨所说,不!判决下来,他们心中有数,就安心了。

高墙外的鞭炮声传了进来。爆竹声中一岁除,却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鞭炮催得人心花怒放。可身陷囹圄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心一横,安心在监室过年算了,杜加飞(化名)就是这种感觉。

突然,监室门哐当一声打开:“杜加飞,出来!”

他睁大惊诧的眼睛,站立:“到!”

“把你的东西收拾起!”

一听说收东西,他所服一脱,裤子才穿一支就提起往外跑。

“你的被子、衣裳、洗漱物品,我们帮你收!”

“不要了,我出去后先洗个澡,然后穿新衣,过新年,重新做人!”

杜加飞的案子轻,可以取保候审。管教把他领到监区大门口,那里已经有几人排着队了。

今年出所的有8人,可以回家过年了。他们有的家在县城,有的家在很远的农村,但再远今天都要赶回去,今天是过年。大铁门冷冰冰的,他们仍往门口靠。从里面出来,这是最后一道大铁门;从外面进来,这是第一道大铁门。来的时候,哐当一开,自由就没了。出去的时候,哐当一开,他们就自由了。

“风都吹得进来,雷都挺不出去。今后要多学法守法,这里千万进来不得!”一名在押人员对我说。

我说,没有遭打噻,每顿都吃饱的噻,每天都……

他岔断我的话:“哥,自由啊!”说罢眼泪差点掉下来。

“自由二字值千金!生不入牢笼,死不入地狱。别以身试法!”我迅速在采访本上写下这样一行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