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齐强
2014年01月27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车补每人每月最高2500元
新余市政府副秘书长、车改办常务副主任龙生仁介绍,车改后的交通补贴分为两部分,即个人公务交通补贴和单位公务交通补贴。个人公务交通补贴主要用于干部市域内的公务出行,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每月通过代发银行存入车改市民卡;单位公务交通补贴主要用于该单位的重要公务接待、全市性集体公务活动,突发事件处置、抢险救灾,特殊机要专递等,以及干部市域外的因公出行。
个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从科员(办事员等)到正县(实职)共分9档,每人每月300元—2500元不等;单位公务交通经费则按照该单位个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总和的10%—15%划拨。“在测算出前三年度每辆公车运行成本的基础上,按照节约支出10%的总要求,倒算出了现在的个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新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高平解释。
针对公众对补贴太高存在的质疑,龙生仁说,在当前行政体制下,没办法量化每个单位每天工作忙不忙,每个干部每天公务出行远不远。按照这个补贴标准,一部分人可能每月的公务交通补贴满足不了他的公务出行开支,少部分人的公务交通补贴又有盈余,或者说这个月可能不够,下个月也可能存在盈余,所以只能取一个能有效保障公务、总体上节约、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中间值。
胡高平介绍,新余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市民卡是一张给每个干部发放个人公务交通补贴的银行卡。这张卡不具备提现功能,只能支付个人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比如:乘坐公交车,购置、维修、保养车辆,车辆加油、年检、保险等。目前,可消费点均安装了专用的刷卡机具。
每年最高节约1500万
在公车改革政策推出前,新余市曾对拟参改的市直288个单位2010年度、2011年度和2012年度的车辆支出和临时工驾驶员工资性支出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费支出主要包括车辆购置费、燃油费、维修和保养费、保险费、路桥通行费、聘用驾驶员工资等,经统计分析,全市288个单位年均支出约为4900万元。之后,对全市所有拟参改单位和个人的公务交通补贴进行了测算,车改后每年全市个人公务交通补贴约为3700万元,单位公务交通补贴约为480万元。车改后仅在公车运行方面直接节约将超过500万元,节约率达9%,综合各方面因素,全年将节约支出28%以上,节约的行政成本最高达1500万元左右。
新余市委书记刘捷认为,公车改革作为突破口,将会撬动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把公车使用情况“明细化”,才能从制度层面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公车改革,实施货币补贴与社会化服务采购,不仅易于监管,而且可以增强行政成本观念,提高行政效率。
3686张车补市民卡及首批3746.5万元个人公务交通补贴、485.4万元单位公务交通专项补贴已核发到位。
记者获悉,参照市直单位的政策,县区的车改也已启动,县区委书记、县长同样在改革之列。分宜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华告诉记者,最早在1月底,所有的车辆都要集中停放等待处理。“开公家的车子其实是个面子。以后上下班准备骑自行车,大势所趋,不会觉得难堪。”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27日 02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