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当网络和电话成为订票主渠道——

火车票代售点该怎么转型

2014年01月24日09:20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火车票代售点该怎么转型

在广州市花都区雅瑶镇的火车票代售点,旅客正在排队买票。齐 慧摄

网络和电话订票成为今年春运购票的主渠道,传统的火车票代售点日子过得怎么样?

城市代售点生意冷清

1月21日晚,在北京市丰台区经营一家代售点的郭先生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自己的生意。他告诉记者,“以前淡季每天大概能售出150张票,现在平均下来也就七八十张。”

“网络、电话预售期20天,我们只有18天,手里根本没票,这不公平。”郭先生抱怨说,售票量锐减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收入明显减少。他给记者算起了细账:

先说成本。售票机押金10万元、每年上交管理费4万元、房租一年4万元、售票员每月工资2500元、个人每月缴纳保险约1650元。再加上上网费,每月成本超过1.2万元。

再算收入。旅客在代售点购取票时,除票面金额外需另交5元“铁路客票销售服务费”,这是代售点的主要收入来源。“扣掉税费,每售一张票能赚4.7元。如果是取票,每张票要上交1.5元的信息费,而且学生票是不收手续费的。”郭先生翻出售票统计簿指给记者看,“去年11月份总共出票2552张,平均下来每天只有85张。就算按每张票赚4.7元算,总收入是11994元。”两下一减,郭先生说,“等于11月基本没赚钱。”

位于中心城区的代售点经营状况如何呢?22日上午9点20分,记者走进宣武门附近的一家代售点,现场没有一位购票者,售票员陈先生正在看电视。“以前好的时候人多着呢!排队买票的都排到大街上去了。2011年春运的时候,从早8点到10点大约能出200张票。今天到现在才出了17张票,而且基本上都是取票。”网络订票取票不限时,很多人直接在取票机上取票或进站前在火车站取票,也使代售点的生意愈发惨淡。陈先生无奈地说,“每天如果少于150张票,那就肯定亏本。”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西城区、丰台区的多家火车票代售点,基本上都是门前冷清,购票者寥寥无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