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4年01月19日14:24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原标题: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全面加快美丽天津建设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建设美丽天津,是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的重要抓手。要以调整经济结构、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和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实施绿色能源、重型装备等十大产业链构建工程。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建设国家级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强化节能减排,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水处理、电动汽车等环保产业,扩大海水淡化利用总量,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子牙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启动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金融机构。打造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构建大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明显提升商业服务质量,建成恒隆广场、和记黄埔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构建新型农村消费网络体系。促进文商旅融合,启动国家海洋博物馆工程,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实验区。推进国家会展中心建设,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会展活动。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全市亿元楼宇达到150个。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作用,改造提升5万亩设施农业和32个养殖园区,大力培育优势种业,推广应用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无公害、绿色种养殖基地规模。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建设未来科技城,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水平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示范工程,组织100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建设中德生物科技园等重大创新平台,新增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水平孵化转化载体。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培育小巨人企业500家。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落实引进人才政策。

  着力强化污染防治

  加快提高环境质量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大力实施“四清一绿”行动。以控煤、控车、控尘、控污为重点,实施清新空气行动,治理火电污染,削减燃煤总量,加强煤质管理,改燃供热锅炉36座,淘汰黄标车8万辆。以控源截污、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为重点,实施清水河道行动,综合治理河道14条,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3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0%。以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绿化为重点,实施清洁村庄行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以加强社区物业管理为重点,实施清洁社区行动,实现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中心城区旧楼区提升改造全覆盖。以推进“一环两河七园”绿化工程为重点,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加快建设外环线绿化带、独流减河、永定新河和东丽、官港郊野公园等绿化工程,植树造林26.5万亩。坚决依法治理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查处超标排放黑烟、偷排黑水、倾倒黑渣企业,坚决消除“三黑”隐患,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通过持续努力,还人民群众一片碧水蓝天。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划定永久性保护绿地、林地、湿地生态红线。继续推进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洼等湿地修复,加强蓟县山地生态保护,实施于桥水库封闭管理。发挥中新生态城示范引领作用,创建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着力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继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编制市域空间管制区规划和生态系统规划,深化一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完成侯台、南淀、柳林和动物园、植物园、城市绿道规划,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加强社区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管理。

  继续推进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天津港东疆北防波堤、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神华煤码头二期等工程,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00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和地下交通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铁路中心站,开工建设京津城际机场引入线,推进津保铁路、进港三线、西南环线等工程。建成塘承二期、滨海新区西外环一期、津港二期等高速公路。地铁2号线机场延伸线试运营,加快建设5号、6号线和1号线延伸工程,启动建设4号、10号线。继续完善路网体系和水电气热等管网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继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整治30条主干道路,提升完善151条道路沿线环境。新建改造绿地1900万平方米,提升立体绿化水平。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等管理。完善分级分类管理模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