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在线”和“.中文网”两个顶级域今日开放注册——

中文通用顶级域来了

2014年01月17日08:59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中文通用顶级域来了

俞阳说,向ICANN申请新通用顶级域的门槛不低。首先,18.5万美元的申请费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其次,读懂全英文的申请指导手册并撰写全英文申请标书不仅需要过硬的英语水平,更需要掌握专业的法律和技术知识。对于“.app”这样存在多家争用的顶级域申请还将面临成本难以预估的竞买环节。即使申请成功,申请机构或其委托的技术运营机构还要接受ICANN的技术测试,并做好长期提供稳定服务的准备。

与顶级域申请的高昂成本和繁琐程序相对应的是旺盛的需求,这种反差催生了专业的代理申请和代理运营机构,这是域名经济的另一重机遇所在。

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就是这样一家整体域名服务机构,中心主任、北龙中网公司董事长毛伟表示,ICANN新通用顶级域的开放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建设超级域名品牌的机会,中国企业可以参与国际品牌互联网竞争、争夺全球域名资源。由专业机构提供域名注册、管理、保护和解析等服务,可以使新通用顶级域申请机构获得更高的成本收益比。

首轮新通用顶级域申请项目中,中信集团委托该中心申请了“.中信”和“.CITIC”两个新通用顶级域。在此前举办的中国新通用顶级域高峰论坛上,中信集团管理信息部主任王卓表示,利用这个专属顶级域,中信可以统一旗下众多业务子品牌,避免域名劫持等不安全因素,对业务发展、品牌传播和信息安全都有积极影响。

能够分享新通用顶级域盛宴的还有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当一个新通用顶级域入根后,申请者就会成为一个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负责维护所有在这个顶级域下注册(二级)域名的用户数据。然而,按照ICANN制定的规则,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不能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进行二级域名注册,这项职能要由ICANN授权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来执行。全球获得授权的注册服务机构有近千家,中国有40多家。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可以直接面对终端用户,也可通过代理机构接触更多用户。

品牌保护迫在眉睫

今明两年,将有上千个新通用顶级域入根并开放注册,每一个新通用顶级域下的二级域名注册将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品牌越知名,在不同的新通用顶级域下被抢注成二级域名的可能性就越大,商标持有人很可能会陷入与域名抢注、拍卖公司间的法律权益与利益争夺战。”在此前由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互联网品牌保护高峰论坛上,中心域名业务部主任李秦峰如是说。

为了降低在每一个新通用顶级域下潜在的品牌域名被抢注风险,ICANN推出了全球商标信息交换库(TMCH)。商标持有人将商标信息入库即可得到全部新通用顶级域的优先注册权和商标抢注通知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张延川指出,TMCH提供的主要是信息通知服务,商标信息的提交者仍需通过注册域名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域名不被他人注册,否则一旦预注册结束就不再享有通知服务及优先注册权。这个保护机制的实质作用有限,而且还要交纳一笔费用,因此,目前TMCH接收的商标信息提交数量并不算多。

俞阳提供的数据印证了张延川的判断。自去年3月26日TMCH上线到去年11月中旬,全球共有约17000个商标入库,其中中文商标只有260多个。

“这是个很好的机制,也是个很不完善的机制。它仅仅提供了一个开头,后续工作既复杂又专业,需要整合域名、商标、法律、技术、国际、商务、媒体等各类人才和团队保障机制的完整运行。”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宋庆说。

如今,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互联网品牌保护体系,实现了与TMCH机制的对接和对其保护策略的机制性完善,建立起集信息服务、事务处理、管家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品牌保护体系,旨在为中国品牌打造一艘更加本地化的“诺亚方舟”。

新通用顶级域名数量迅速膨胀,对域名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互联网域名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现行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是2004年修订后发布施行的。张延川表示,主管部门正在组织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预计修订后的办法将进一步完善域名从业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对域名注册和使用的全面管理,从而更加符合我国互联网及域名资源管理需要。(张 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