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曲昌荣
2014年01月13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审就要去“水分”
一次实地调查就节约600多万元
少花钱办大事并不易。哪些环节能省钱,哪些地方有“虚头”,哪些方面存争议,难题接踵而至。
材料价格是影响投资成本的重要因素。投资办在项目评审中发现,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当地市场价和外地市场调查价基本一致,但部分新工艺、新型材料由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当地市场报价存在虚高现象。投资办造价科科长张需轻介绍,投资办选择了石材、外墙保温材料、排水管、电缆四类材料,组织有关部门到主产地和集散地调查,结果显示,8个规格的产品,当地市场报价与外地市场调查价相差悬殊,最低有75%,最高达250%。
有调查就有发言权。濮阳医学专科学校项目,建筑面积178692平方米,概算投资6.1亿元,是濮阳重大公益性设施项目之一。如何为这个大块头“瘦身”?投资办拿到送审预算,外墙保温材料依照当地市场价为120元/平方米。“去产地!”在山东淄博、河南郑州等厂家,投资办拿到了52元/平方米的报价,这一次实地调查为医专项目投资节约了600多万元。
创新评审方法,设计环节同样下狠手。市里中小学塑胶操场改建工程,方案报上来后,投资办工作人员发现,塑下结构层标准过高,达到市政道路次干道结构层标准。塑胶跑道按可跑卡车的标准是否过于“奢侈”?最终,各方专家研议,将碎石改为灰土,一个操场就审减200多万元,占审减金额的74.5%。
投资监管“只唯实”
该减就减该加就加,审增审减都是效益
项目投资逢审就减,有人担心不会影响工程质量。“我们的监管原则是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市政府投资办岳贤忠表示。他解释,投资办的评审不是片面审减节约资金,而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审方法把评审项目该核减的地方减下去,该增加的加上去。
谈到增减的变化,市油田教育中心校安工程负责人刘国深深有体会。原来,油田二高综合教学楼项目原设计墙面贴陶粒板材料,需要投资80多万元,但到投资办,经过专家评审,最终定为泡沫塑料材料,比原设计节省16万元。刚收到审减方案,学校方又收到了一份审增方案。学校原设计方案中黑板采用200元左右水泥黑板,被最终审增为2000多元一块的搪瓷黑板,成本为原计划的10倍。原因就是,一定要达到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审减是效益,审增同样是效益。”白条河农场场区道路建设工程,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送审单中人工及材料价格仍然采用2008年的标准。投资办通过采用最新取费定额及时纠正,将送审的225万元追加65万元,审增28.9%。
“这里的每个‘小误差’将会给后续工程带来‘大麻烦’。”投资办副主任卢少华解释,该增的问题没有增,带来的问题更大。不但会出现资金缺口,形成“钓鱼工程”或停工成为“半拉子工程”,还有可能引起工程索赔。2013年前三季度,投资办共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333个,其中审增项目达到86个,约占26%。
根据新机制的要求及承担的业务职责,投资办具有规避廉政风险的作用,但由于职能较多,自身面临的廉政风险也较大。“我们一刻都不敢放松”,岳贤忠坦言,面对这种情况,投资办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实行“集中受理、内部运转、限时结办、有效监督”的业务运行模式,避免工作人员与施工单位的接触,同时在外部接受审计部门对投资办业务的全程监管,确保在廉洁上不出问题。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3日 14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