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乡村教师“超编”学校为何还“缺人”?

2014年01月07日08:5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乡村教师“超编”学校为何还“缺人”?

“超编”为何难改“缺人”窘境?

“超编”指农村学校实际拥有编制的人数数额大于依法核定的人员数额,教师编制的不合理是导致超编的一大因素。据了解,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还是10多年前制定的,其中城市、县镇和农村分别规定小学生师比为19∶1、21∶1和23∶1,初中则为13.5∶1、16∶1和18∶1。这一编制标准,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因为一些农村地广人稀、生源分散、当地的学校规模较小、成班率低,而当这一编制标准落实到每一所乡村学校时,老师编制数将会受到在校学生数量的影响,学生少,编制就少,结果学校里的基本教育教学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淳安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只有四五十名学生的完小至少有七八所,这些完小并不与中心校捆绑在一起统一核算教师编制。“如果按照23∶1的生师比,那么这些学校只能配两名教师。但为保证它们也能开足开齐课程,教育局规定每校起码得配8~10个教师编制。”该县教育局副局长管社平说,即便这样,一些完小还存在语数包班教学的现象,教师的负担依然很重。据管社平估计,淳安目前中小学教师超编数大概在400人左右,而这些超编的名额主要就用于农村学校。

农村学校缺教师,主要是结构性缺失,比如一些村小,只有几十个学生,甚至只有十几个人,由于学校办学规模较小,从生师比来看是不缺教师的,但是一具体到学科,就缺教师了,有些学校甚至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连一名教师都没有。

虽然增加了编制,但对于距淳安县城近50公里的龙泉完小来说,依然还有问题。这是个典型的袖珍学校,全校6个年级一共37名孩子、9名教师。“2012年以前,像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所有小学科教师,我们都缺。”龙泉完小校长洪运汉告诉记者,为达到“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的要求,每名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课。但没有专任教师执教,音乐课几乎成了歌曲欣赏课,而体育课则变成了做操课或跑步课。

区域联盟是否能成破解良方?

“超编”与“缺人”两者交织重叠、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要如何破解农村学校“缺人”的难题?

采访中,有教师认为,10多年前出台的生师比规定没有考虑到后来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小学增设的英语课、体育课时数增加以及中小学加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还有农村学校自然小班化等因素。因此,单纯用原有的编制标准来配备教师,显然无法满足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有教师建议重新审视教师编制配备,从地区、学校的实际出发,来制定合理的教师编制标准,并及时、有序地进行编补,希望城乡倒挂的编制标准向农村倾斜,适当放宽农村地区的编制标准,最好能结合班比和学科教师配比来制定标准。

现阶段,一些地区也在尝试调配各种资源,在县域内寻找快速破解的良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淳安县把所有的农村初中和小学组建成11个区域联盟。通过一所教育资源相对优质的乡镇学校作为带头学校,实现联盟学校资源共享。联盟内学校教师开展走校上课,以解决优质教师缺乏、学科师资不平衡、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例如龙泉完小所在的姜家镇小学联盟,现有学校9所。而姜家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方秀英就被派到龙泉完小,去给那里的学生每周上一次音乐课。(通讯员 王 东 严蓓蓓 记者 严红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