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雷霆出击捣“毒巢”

广东省在陆丰市博社村开展扫毒行动的新闻调查

2014年01月06日09:04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雷霆出击捣“毒巢”

警方现场缴获大量毒品。 钱文攀摄

2013年12月29日凌晨,离元旦还剩3天时间,广东省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却不那么平静——3千余名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在博社村附近布下天罗地网。

朦胧月色下,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嫌疑人182人,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一时间震惊全国。

一场扫毒战役为何要动用如此多的警力,这个“涉毒堡垒村”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走进陆丰,去找寻背后的答案。

毒品缘何屡禁不止

2014年1月3日23时10分,记者见到了刚开完后续扫毒行动部署会的陆丰市政法委副书记兼禁毒办主任林春家。五天来,他几乎没怎么休息,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可嘶哑的声音掩饰不住激动之情。

“我在陆丰从事禁毒工作多年,第一次打这么大的胜仗。”对于陆丰市甲东镇、甲西镇、甲子镇“三甲”地区制贩毒品的历史,林春家是最了解情况的人之一。

1995年,4名犯罪分子因运送大麻被判处死刑,这是毒品第一次进入陆丰“三甲”人的视野中。刚开始,大家以为这是偶发现象,并没有引起重视。在1999年,陆丰被国家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时,还有人辩解:“我们没有查出几个案件啊,为什么戴上了这顶帽子?”

时间是最好的例证。几年间,由于境外毒贩悄悄提供销售网络、设备、技术,使制贩毒在“三甲”地区日渐泛滥。

陆丰市领导打击涉毒活动的决心不可谓不强,为销毁毒品的海上运输工具,他们集中炸毁了收缴的100多艘铁壳船,价值1亿多元人民币。当时,这对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级市来说,是不小的一笔钱。

经过5年努力,他们打掉了主要的5个制贩毒团伙,国家把“毒帽子”给陆丰摘掉,让大家松了一口气。可是到了2011年,制贩毒又死灰复燃,这里再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如今,犯罪活动不断“转型升级”,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大。

“在打击的同时,关键要加强对这个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和宣传教育。”林春家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合适的致富项目,一些人就会铤而走险,从事毒品的制贩活动。因此,只有打击治理相结合,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