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决定》如何落实成焦点
在本期舆情榜单中,如何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内容,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三个相关话题榜上有名,各话题均在信息覆盖率、应对能动度、回应到达率、答复识别率多个维度取得高分。这亦能窥出随着三中全会决定内容的逐步实施,各话题将会在民间舆论场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是备受诟病的劳教制度废止。
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正式依法废止。该决定自28日公布之日起施行。此事高居舆情满意度第二位。
其次是百姓关心的户口和福利问题有望近期“脱钩”。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近日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户籍改革将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各项福利待遇。这个话题紧随其后,排名第七位。
最后是社会舆论热议一年多的话题——“单独二胎”终获通过。
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二胎)的政策。本则舆情亦居满意度第九位。
“神转折”再现 民间舆论圈有望回归理性
在本期的舆情榜单上,颠覆性的“神转折”事件再现。
12月3日,某网站曝出一组名为“外国小伙街头扶摔倒女子反被讹”的照片,图中“摔倒”的中国大妈表情扭曲,与外国小伙撕扯在一起。该组图片的文字说明描述:“摔倒”的妇女拉住外国小伙不让走,小伙急哭,衣服被扯破。医院鉴定该妇女并未受伤,但小伙最终赔偿了1800元等细节。该组图片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但随后警方证实,该外籍男子无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最终,除交通肇事外,当事外籍男子还涉多项违法行为受到处罚。
本事件中,网民“不问事实,先亮观点”的立场先行习惯,让不少人都陷入了“小红帽原来是大灰狼”式的尴尬。此类“神转折”早已不是一次,10月陈永洲的“先扬后抑”便是前例。在多起“神转折”后,人们再次陷入了迷茫。迷茫之后便是冷静的反思,立场先行到底对不对。
这种冷静的反思,在舆情榜单排名第六的嫦娥登月事件中可见端倪。
12月14日晚21时10分,嫦娥三号在月面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月球软着陆在提高人民自豪感之余,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我们国家还有人吃不上饭,很多地方很贫困,很多人没有医疗保障,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登月?
此类略带民粹色彩的质问并不罕见,蛟龙入海、神舟上天时都有耳闻。但这次,网民群体一身饰二角,既身为立场先行的质疑者,又身为冷静思考的解答者。
“嫦娥登月不是‘样子工程’,它更代表着我国国防、自主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花挖两公里地铁的钱干100多个国家做不到的事,这能说是浪费钱吗?”类似于此的言论不胜枚举,以致嫦娥软着陆舆情满意度高达91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