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勇
2013年12月25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12月24日,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简称中国艺交所)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行。
作为一家经“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检查验收的“国字号”艺术品交易所,中国艺交所如何探索相关交易规则,使交易活动更透明、合理、有序?在经历文交所乱象之后,艺术品交易如何找到为市场所接受的新的商业模式?
“确权”、“确真”和“确值”是艺术品交易的大前提
12月19日,中国艺术品大厦内,中国艺交所第一批上线交易作品的鉴定估值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近百件艺术品被摆放在大厦一层展厅,鉴定估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进行认真点评、谨慎估值。据介绍,这是在为艺术品“确值”。
在中国艺交所董事长瞿贤军看来,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要赢得投资者信任,艺术品的“确权”、“确真”和“确值”是大前提,也是艺术市场由混乱走向有序的必备条件。保证这三个环节公正透明,能为后面一系列市场行为提供保障。
整个鉴定估值流程从“确权”开始。瞿贤军介绍,在艺术品征集阶段,就已做了很多相关的筛选,比如目前只面向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并且尽量从艺术家本人手里直接征集作品。
然后是“确真”。中国艺交所对于艺术品鉴定,采取科技检测、艺术评价和专家论证“三位一体”方式,其中科技检测委托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艺术评价和专家论证依托行业内名家大师、相关行业组织、学术机构等进行。
不过,瞿贤军也坦言,艺术品鉴定是老大难,“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确立艺术品的价值,消费者就不可能放心地进入这个市场。”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品鉴定靠“过手”,即靠鉴定家长期积累的经验。随着老一代鉴赏家的故去,这种“掌眼”的方式逐渐式微。
虽然依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了顾问团队,但瞿贤军表示,这不可能一劳永逸。商品经济制度注重公平交易,其核心是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以及交易标的物的货真价实。在交易前,“会告诉投资者我们努力做到了什么程度,比如,一件书法作品经鉴定七成疑似启功先生的作品,我们就把这个信息提供给投资者,其他的就交给市场去决定。”瞿贤军说。
在“确权”、“确真”的基础上,艺交所根据作品持有人自报价、专家估值和市场询价三方面估值加权平均的基础上,确定线上交易作品的挂牌价格或起拍价格,最终的落脚点是实际成交价。
作为中央企业发起设立的文化艺术类交易所,中国艺交所将工作重心放在搭建艺术品交易平台上。据瞿贤军介绍,这个平台采取基于互联网、以现货为基础的交易模式。
目前,中国艺交所有三种交易方式,分别是竞价交易、挂牌交易和定向撮合交易。其中,竞价交易主要针对大师创作的书画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挂牌交易主要针对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及艺术品原材料等,定向撮合交易主要针对特定的买方和卖方需求。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