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洪 王昊男 付文
2013年12月20日08: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诈骗团伙分工明确,骗术升级,甚至设计反侦查手段
“这是一个分工明确,已完全公司化运作的电信诈骗团伙。”谈起刚破获的案件,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二支队副队长韦健说。尽管曾参与破获多起电信诈骗案,韦健还是惊讶于这一犯罪团伙的专业化。
犯罪嫌疑人藏身的别墅内分布着三组不同层级的“员工”:有人假扮电信员工、邮局工作人员与受害人通话,称受害人信息被冒用;接着,再有人假扮“警官”,要求受害人转账至“安全账户”;如果受害人不相信,则由所谓的“检察官”继续诱导受害人,称其已被网络通缉、追查。所有通话内容都经过事先训练。
“现在电信诈骗团伙成员都是对外招聘来的,经过特殊训练后,实行流水线作业。老板躲在幕后,通过电话、网络远程操控,一旦发现前方出了问题,立刻切断所有联系,销毁电脑数据,消失遁形。”韦健说。
跨国电信诈骗案中,犯罪分子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环环相扣,人员更替频繁,打击一个“工种”难以铲除全部人员,给警方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电信诈骗屡打不绝,还在于利用了网络社会的便利和一些制度漏洞。”韦健说。诈骗集团在进行犯罪时,会首先盗取人员的隐私信息。与此同时,网银转账的限制条件少,客观上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便利。
骗术更新也是电信诈骗的一个特点。从前些年的“中奖了”,到“法院传票”,再到“追缴欠费”、“账户涉嫌洗钱”……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的骗术一直在不断地“升级”。
近年来,有的诈骗团伙还针对不同人群,编造行骗剧本。破获这两起案件时,警方都在现场搜到了诈骗“剧本”。上海警方还发现了模拟受骗人问题的《问答手册》,其中还有专门针对警方的反侦查手段。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