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回访+突击检查”,若不合格将收回孩子抚养权
对于弃婴被收养之后的生活,福利院也是慎之又慎,工作人员曾与姚先生和李女士夫妇多次约谈,俩人均表示已经做好了收养孩子的准备,家里人也十分支持。对于孩子的教育,夫妻俩说:“尽自己所能供孩子读书,只要孩子能好就行。”
孩子被收养了,如何知道孩子在新家庭的生活状况?万一爸爸妈妈对其不好,怎么办?朱洪介绍,福利院会对弃婴的生活情况跟踪回访,如果发现新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确实不利,将根据有关规则取消收养关系,抱回孩子。“这个工作将由专门的社会机构来做,他们会上门突击检查弃婴融入家庭的情况,包括孩子睡在哪里、吃什么、接受什么教育等细节性的问题。”朱洪说。
采访中,朱洪也流露出对回访行为可行性的担忧。由于担心邻居的议论,一般成功收养婴儿的家庭,都会搬离原来的生活圈,以避免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而产生隔阂。“这种做法能够理解,但是对于福利院来说,回访的难度就加大了。”对此,朱洪建议,收养的家庭可以学习外国的收养理念,每年福利院都有不少外国家庭带着收养的孩子回访、寻根,教育孩子要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评估考核为保护弃婴权利拉开序幕
“婴儿安全岛”的建立,让弃婴多了一份安全保障,而要让弃婴避免“才出狼窝,又入虎穴”的悲剧,完善的收养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此,朱洪认为,与“一纸申请表+相关户口证明”的简单收养机制相比,现在增加了收养前的评估,“弃婴并不是谁都可以收养的,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家庭不具备经济能力,无法给收养的孩子好的成长环境;个别家庭对收养孩子的决定意见不统一,这样收养的孩子就成了家庭中的尴尬角色,很容易就成为家庭矛盾的爆发点;还有个别家庭不具有足够的爱心等,所以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成功收养弃婴,我们要综合种种条件考虑后确定收养。”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军十分赞同朱洪的观点,他说:“弃婴的权利并不能因为亲生父母的放弃而消失。无论是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还是保障弃婴健康成长权来看,弃婴显然不是随便谁想收留便可领养的,试想,如果被不适合的人收养,对于弃婴来说,无异于二次伤害。实行考核评估,有利于对收养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可以让弃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庭。”
也有专家认为,唯有建立并完善民间收养认证与回访机制,努力为弃婴寻找愿意接受,且最有利于他(她)们健康成长的家庭,才是真正对弃婴负责。毕竟,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永远是和谐完整的家庭,而不是群居式的福利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京通过评估考核确定弃婴领养人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为保护弃婴权利拉开了序幕。(记者 郑晋鸣)
![]()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