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延续2500多年,依靠口传心授,目前仅在部分侗寨传承

侗族大歌,谁在唱谁在听

记者  郝迎灿

2013年12月17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秀珠在教孩子们唱侗族大歌。 记者 郝迎灿摄

循着侗族大歌的旋律,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2500多年的口传心授,这种多声部、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不仅延续着一个民族的天籁之音,更承载着弥足珍贵的人类文化。然而,时光的蹉跎与文化的入侵,正渐渐碾压这“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即便头顶“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也似乎难逃失传与衰落的命运。侗族大歌,今可安好?本报记者日前走访贵州三地侗寨,对这一古老民族音乐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

——编  者   

侗族大歌是我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目前主要流行在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的部分乡镇。据统计,这个流行区总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0万左右。

“即便在流行区内,也不是人人都会唱侗族大歌。”侗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敏文坦言。 

记者走访了黎平、从江和榕江三地,发现目前仍在传唱侗族大歌的村寨主要有三种:一种受到现代化冲击比较厉害,侗族大歌的生存土壤发生改变,面临失传;一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寨仍较好维持着唱大歌的旧有习俗;还有一种则是政府积极干预,某些村寨被作为旅游区保护起来,侗族大歌已演变为一种文化商品。

黎平县九龙村

受外来文化冲击大,年轻人唱歌渐少,部分侗歌濒临失传

在贵州黎平县,侗族人口占到72%以上。走在永从乡九龙村,迎面而来一股混杂的气息。村里的主干道正在铺水泥,几户人家在盖新房,层层垒起的砖墙夹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木楼之间,与原有村寨的味道有些格格不入。  

村中的鼓楼曾两度被大火烧毁,自1982年重建后已然老态龙钟。而这里,早已不再是侗族村民唱歌、对歌的所在。

“以前农闲的时候,寨子里组织男女两支歌队和其他的寨子相互走访对歌,进寨门之前要唱拦路歌,然后分散到各户去吃饭,饭席上唱敬酒歌,饭后再到鼓楼里去对歌。”村民吴志成今年69岁,是省级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对上世纪80年代的场景记忆深刻。他说,这种以对歌为形式的相互拜访在侗寨被称为“吃相思”,意在增进相互之间的情谊和交往,“可如今,‘吃相思’早已难得一见,也就在过年时热闹热闹。”

衰落的不只是“吃相思”,还有“行歌坐夜”。“这是侗族男女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一般侗族人家不给女孩子单独安排房间,而是几个关系好的住在一起,到晚上,男孩子就抱着琵琶、牛头琴去敲门,围着火塘边唱歌边干点零活,很多人就是在唱歌中彼此有了好感才成为夫妻的。”黎平县文物局局长陆锦宏说,“不过现在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跟汉族没什么区别。”

69岁的吴品仙,在黎平这个民族自治县,是唯一一名国家级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受外来文化冲击很厉害,唱大歌的人就少了。”

邓敏文曾在自己的老家、黎平县岩洞镇岩洞村和竹坪村做过调查,会唱3首侗族大歌以上的中老年人(30岁以上)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一半左右,会唱3首侗族大歌以上的年青人(16—30岁)只约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20%。

“这些所谓会唱侗族大歌的中青年人,绝大多数都只会唱那几首近年来极力推广的、短小的‘流行大歌’,如《蝉之歌》、《大山真美》等,这些只是侗族大歌的一点皮毛。”邓敏文说,“更深层次的侗族大歌经典作品已经很少有人会唱了,只有那些七八十岁的老歌师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片段。”

听老人们介绍,侗族大歌是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并无文字记录。“汉人有文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吴志成如今将精力放在侗族大歌歌词的搜集整理上,已经写了几本歌本。不过,由于是用汉字记侗音,也没有曲调,真正能识得其中奥妙的也就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徒弟。他不禁担心,如果有一天像他这样的老歌师不在了,也就意味着部分侗族大歌的失传。

下一页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