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座谈会“转嫁”销售任务
11月初,当听单位领导提起“春节前解决上千万元泸州老窖销路”的任务时,在泸州市一家银行工作的赵娜(化名)觉得这几乎无法完成。
在中国酒业的版图中,泸州老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泸州,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别称“酒城”,其酒与茅台、五粮液等齐名。甚至,游客一走出泸州蓝田机场,就能在广场上看到泸州老窖的巨幅户外广告。
但如今,酒成了赵娜的“噩梦”。赵娜说,她的单位被分配到上千万元的泸州老窖销售任务,任务分解到她的科室,仍有200多万元。这些酒是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系列,大多单价在千元以上。
如果任务完不成,后果之一是单位在参评先进时会受到影响。
“我很惊讶。这是严重的政企不分,和三中全会‘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是相悖的。”赵娜近日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与“八项规定”、“反四风”的要求也不吻合。
赵娜所在的银行,最终选择以“年终联欢”的形式解决一部分销售任务。赵娜说,她们邀请客户参加了一次年终座谈会,简单通报了全年的工作情况,然后话锋一转,告诉客户要为政府分忧、为企业分忧,让客户帮助“解决些困难”。
据了解,这些客户是当地主要的大中型企业,约三四十家,均在该银行有贷款。
“听了这些话,企业都懂是什么意思。”赵娜说,贷款企业大多都有求于银行,座谈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订酒”。
一些客户现场认购并刷卡缴费,这场座谈会完成了大约两三百万元的销售任务。据赵娜所知,这些钱会先划到某个账户,后转到泸州老窖,企业可以凭提货单到厂家领酒,也可以请厂家送货上门。
对于银行而言,这样的交易并非没有“成本”。一位知情人士称,银行当时给了部分客户承诺: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情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贷款优惠、利率优惠。“不然人家企业也不干”。
赵娜告诉记者,除了座谈会,另一部分推销任务交给了基层储蓄所,数额大约只占10%,因为储蓄所通常不会直接发放贷款,任务量只能“自行消化”。
“肯定要去求别人,谁都不愿意买,太贵了。只好做工作,说服他们去买。”当地一位银行职员说。
最近,在赵娜的单位,上千元一瓶的国窖1573系列的推销任务基本完成,正在推销的是价格在800元~1500元左右的大曲。
“我不知道剩下的任务怎么解决。”赵娜感到不满,“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我们金融系统算完成得比较好的。”
她说,她认识的其他单位的朋友,也正根据单位工作性质进行推销,形式各不相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