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误”公开更得人心
如何发挥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是新时期的村支书们要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对此,做了18年村支书的孟繁礼深有体会:“要让我说,这不仅需要推行村务公开,更要推进‘村误’公开。”
在2012年2月9日《农民日报·中国村官周刊》发表的《“村误”公开更得人心》一文中,孟繁礼旗帜鲜明地写道,在村务公开时,除了要向村民告知村“两委”班子做的实事好事,还应当向村民详细地做“村误”公开,把工作中的失误、错事告诉大家,听取村民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这种在村务公开中既报喜又报忧的做法,不但不会有人笑话你没能耐,反而会赢得村民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这个观点是我从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孟繁礼说,“我当村支书时,带领大伙儿修了村里的柏油路,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不少村民往路面上泼脏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我们修路时没有配套下水设施。于是,我赶紧召开村委会研究解决办法,并在村务公开时把这一失误也公布出来,让群众一起帮着想办法,后来综合考虑大家的建议专门配套修建了下水管道。”
“这事我知道。去年下大暴雨,乡里很多村的硬化道路不同程度被淹,只有牛百万村没被淹,就是因为之前孟书记补修了排水设施。”东段乡乡长辛悦说。
退休后的几年,孟繁礼回顾自己长期做村干部的经历,提炼了不少村官“感言”。比如2012年2月16日在《农民日报》发表的《“五能”村干部群众最佩服》,总结了最受欢迎的村干部应具备五种能力:能琢磨出致富好道道,让村民富起来;能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乐起来;能倾听群众声音,让民主气氛活跃起来;能化解各种矛盾,把人心“拢”起来;能廉洁奉公,把党的好形象树立起来,他在文章中呼吁广大村干部经常自查自省,不断提高这五种能力。
乡村“请柬风”当刹
《儿女结婚孙满月老子做寿店开业这些“请柬”我实在不愿意接》,1998年11月20日《河北农民报》上刊发的孟繁礼的这篇题材鲜活的稿件,今天看来都不过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很多农民朋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段时间是接受请柬最集中的时候,婚丧嫁娶、开业庆典、老人做寿、孩子满月、上大学、搬新宅等等,都得“随份子”,而且价码还不断上涨。富裕家庭都难以应付,更别说一般条件的农户了。
就农村人情债太重这个话题,孟繁礼写过不少稿子,如《“请柬风”当刹!》、《随份子也要自我减压》等。他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组织起红白理事会,加强管理,新事新办,建立起一些必要的村规民约。其次对农民本身而言,不应该“打肿脸充胖子”,要自觉抵制借钱“随份子”歪风。
采访即将结束时,当记者问到多年写稿对做好村里工作有无帮助时,孟书记乐呵呵地回答:“当然有!写稿让我成为一名善于思考的村干部。每天晚上构思稿子,我都会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什么事该干、该怎么干,什么事不该干,鞭策自己向着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的方向努力。”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这位老人拿笔的手已经有些颤抖。原来自去年以来,孟书记就有了这个毛病,经常握不稳笔。尽管如此,去年他还是写出了四五十篇稿子。今年,老人的身体更加不如从前,但这依然没能阻挡他写稿的步伐,截至目前,又有30余篇各类稿件见诸报端。
在我们准备离开老书记家的时候,他又从柜子里搬出一摞鲜红的获奖证书,让我们拍照。他说,孙女已经接了他的班,在霸州电视台当了记者。(记者 夏树 王会 赵洁)
![]() |